谢宗鍹
【注释】 言:说,一说为“语”字。 归滞此:滞留于此。滞,停留;此,这里指代家。 如鸟未安枝:比喻自己像鸟儿失去了栖居的枝头一样。 复作经年别:又一年过去了。 同含失路悲:一起忍受着迷路时的悲哀。含有双关意味,既指离别的痛苦,也指失去亲人的痛苦。 越歈翻绿水:越调《长相思》曲中有《歈》,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小令,绿水指流水。 楚赋重香蓠:楚辞中《离骚》有“芳草兮萋萋,吾将远逝”、“惟草木之零落兮
注释: 战斗黄尘起,蚩尤气塞空。 邮书经月断,野哭万家同。 荆棘惊身窜,诗书叹道穷。 兴朝方剪逆,用钺望元戎。 赏析: 首联:“战斗黄尘起,蚩尤气塞空。” 描述了战争的残酷,黄沙滚滚,战火连天,蚩尤的煞气弥漫在天空之中。这里的“战斗”和“黄尘”都暗示了战争的紧张和残酷,而“蚩尤”则代表了敌人,他们的气势如同“气塞空”,让人感到压抑和恐惧。 颔联:“邮书经月断,野哭万家同。” 描述了通讯受阻
宿影江阁 孤峰临静夜,松露滴微凉。 短烛成诗捷,遥钟引梦长。 沸泉新茗味,澄月远江光。 赢得闲僧共,迟明底事忙。 译文: 孤峰在静静的夜晚矗立,松露从山崖滴落发出细微的清凉。 短烛点亮诗意,悠扬的钟声引领着梦境延绵。 沸腾的水声中,新泡的茶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清澈的月光映照着江水波光。 赢得闲暇时光与僧人相伴,直到天明忙碌不已。 注释: - 孤峰:指山峰孤独地矗立在夜空之下。 - 临静夜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牛首山时所见到的美景和内心感受。 身历方知胜所闻,遥看青碧竞纷纷。 身临其境才能真正理解其美,远观青山绿水竞相绽放。 游情欣倦随行变,物象高低触望分。 游览之情随着行程的变化而变化,景物高低起伏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神奇。 寺古松杉明积雪,路幽巾舄湿寒云。 古老的寺庙周围,松柏苍劲,积雪覆盖着树木,山路幽深,鞋履沾满湿气,云雾缭绕。 千崖万壑无人处,带雨留题剔藓纹。
【解析】 此诗是一首描绘闽中荒村景象的七言绝句。诗人以简炼的笔墨,刻画了兵燹之后闽中荒村残破荒凉的景象,表现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前四句描写了荒村的自然景观:萧条,兵火后;数家,存;秋阔,海气兼。后四句描写了荒村的社会风貌:牡蛎市,腥风;木棉村,细雨;凄警,入夜。末两句点明题旨,抒发感慨。此诗语言凝练而含蓄。 【答案】 (译文) 战乱之后荒凉冷清,几家小户尚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描绘了战后荒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伤感之情。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详细释义: 1. 乱后从于役:混乱之后从军役(战争)归来。 - “乱后”:指战乱之后。 - “从于役”:跟随军队服役,这里可能是指参加了战争。 2. 劳歌慰远程:用歌声安慰在远方的士兵。 - “劳歌”:劳累时唱的歌。 - “慰远程”:安慰远在边疆的士兵。 3. 废墟无客过:废墟上没有人经过。 -
北上经青齐间郡邑残破触目怆心漫成四首 注释: - 格斗今春苦,长驱径渡河:形容战斗非常激烈,春天就发生了激烈的战斗,直接向黄河前进。 - 城池空溅血,将帅漫横戈:形容战火中,城郭已经空荡荡,战士们横持兵器在战场上奋勇战斗。 - 丁壮充俘馘,金绘付梱驮:形容年轻的士兵被俘虏或杀死,他们的铠甲和武器被用来装货或搬运。 - 伤心摇落候,此地独经过:形容秋天的时节,树叶凋零,景色令人伤感
注释: 虽然鼙鼓已经息止,但经过青齐间的郡邑,仍然残破不堪,触目怆心。我漫成四首诗来抒发这种情感。 虽然鼙鼓已经息止,但经过青齐间的郡邑,仍然残破不堪,触目怆心。我漫成四首诗来抒发这种情感。 残烧枯桑外,愁阴大泽中。 妖狐啼白日,新鬼哭秋风。 道侧仳离者,时时掩袂逢。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写的。当时,杜甫流离失所,途经青齐间地区,看到了许多被战争破坏的城镇村庄,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感慨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断桥至孤山》组诗之一。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1. 十里泛遥碧 - 解释:形容湖面宽广,湖水清澈如碧。 - 关键词:碧 - 表示水的颜色,清澈透明。 2. 迟行领略全 - 解释:慢慢地行走,仔细地欣赏周围的美景。 - 关键词:迟行 - 行动缓慢,不急于前行。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享受
过祖堂 讲席临轩爽,苍山四面围。 草香游鹿涧,云触定僧扉。 悟法无真幻,劳生有是非。 逢幽良可住,心事尚多违。 注释: 1. 讲席临轩爽:讲课的座位位于轩窗之下,视野开阔,心情舒畅。 2. 苍山四面围:周围环绕着苍翠的山峦。 3. 草香游鹿涧:在山谷中的草地上闻到了阵阵香气,仿佛是游动的鹿群在享受这美景。 4. 云触定僧扉:当云雾缭绕时,僧人的住所被笼罩其中,如同一幅水墨画般的场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