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与龄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题黄坑埠头》 2. 擅名自古黄坑好,水色山光画嶂开。 3. 贾客舟航来荻渚,山丁篁木集蒿莱。 4. 登场稌黍兼蔬果,举网鲈鳊佐酒杯。 5. 桂魄一轮清潋滟,披襟独对绝纤埃。 我们对每一句进行详细解读: - 擅名自古黄坑好,水色山光画嶂开: - “擅名自古黄坑好”:自古以来,黄坑因其美丽而闻名。 - “水色山光画嶂开”
“霏微春雨暗河桥,草色青青涨早潮。”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河水涟漪的画面。霏微的春雨使得河桥显得更加幽静,而草木的颜色也随着春潮的上涨而变得更加鲜活。 接下来是“方咏飞鸿安泽国,忽瞻彩鹢拨归桡。”诗句,这里诗人通过咏飞鸿和彩鹢来象征自己的抱负和志向,表达了对国家的安定和繁荣的向往以及对于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 “三年半刺称良翰,期月慈君薄试萧。”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任上三年半的时间里
【注释】 谢客:辞去宾客,指辞官。莲塘:在今江苏南京西南,是一处风景胜地。宫:这里泛指园林。何妨:不妨。蟠(pán):盘绕。点易:随意写些诗文。濡笔:用笔蘸墨。倦后寻芳:意思是说,感到疲倦了就去寻找花花草草来欣赏。牛羊驰逐:牛群羊群奔跑着追逐。 【译文】 我谢绝了宾客来到新矶馆亲友们虽然不来但是偶尔还有询问的人我就拿起船桨前往莲塘山庄几天过得十分惬意 莲塘的园林宽有半亩,何不避世隐居在这里?
【注释】 扬州:唐代治所。京口:南朝宋、齐、梁、陈四朝的都城,在今江苏镇江市。天门:指天门山,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南。 【赏析】 这首送别诗作于公元920年(唐昭宗乾宁三年)二月十六日。诗人与友人相约到扬州登岸,前往京城,不料天寒地冻,大雪纷飞,道路不通,于是决定改期再走。友人即将远行,作者写了这首诗赠别。 首句“雪花飘乱同吟处”是说雪花漫天飞舞,把两人吟咏的地方搅得乱糟糟的,好像在互相抱怨一样
过苏州 桑田万顷平如砥,四望山光接水光。 花暗古堤香馥馥,烟笼重阁景茫茫。 锦城佳胜真无俪,沼国遗谭久益荒。 即到生公方丈地,小舠停桨系疏杨。 注释: 1.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苏州游览时的所见所闻。 2. 桑田万顷平如砥:桑田是指广阔的田野,万顷是形容面积很大,平如砥指的是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 3. 四望山光接水光:四周望去,山色和水面相接,形成美丽的景色。 4. 花暗古堤香馥馥
【注释】三河:指黄河、淮河、济水。诸得举者:即诸进士。归内:回乡后居住。黄生:指黄承吉(宪副),其弟继章,为泉公之令子,作者的姻家。喜而有作:高兴而作诗。 【赏析】此诗是送别友人黄承吉及弟黄继章返里时所写。首二句赞美他们科名再著;第三四句赞扬他们的才德;五六句称颂他们的婚媾有光;末句以“蛟龙奋起”喻指他们如鱼得水,必将大展鸿图。全诗情深意长,寄希望于朋友
【注释】 陆行:骑马。草萍驿:地名,在今江苏溧阳西北。五言:五言绝句。狐裘:用狐狸皮毛制成的皮衣。逗:湿的意思。扬:鞭子扬起的样子。暖阁:指皇帝的寝宫。帝里:指长安城。旅怀长: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赏析】 “雨湿狐裘逗”,写诗人骑马经过草萍驿时,天气正下着雨,他的衣服都打湿了。“鞭扬马足忙”是说,因为赶路而鞭马疾驰,以致马蹄都忙得不停地踢踏。“亦知暖阁好”,说明诗人虽然急着赶路,但心中也明白
【译文】 数年来,我寄居在衡门,时洒幽襟避喧嚣。 白酒黄鹂添野兴,老农稚子喜风淳。 解衣蓬跣无官客,课读灯窗有子孙。 暂别芧檐谒金阙,归来重见举芳尊。 【注释】 ①芧檐:茅草覆盖的屋顶。 ②金阙:皇宫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题目的提示信息分析概括,最后结合诗句中的重点词汇作答。“幸值东周际”意思是我有幸生活在东周时期;“从者胡罹陈蔡忧”意思是随从的人怎么会遭受到陈国、蔡国的痛苦呢;“今日东风遣归去”意思是今天东风要送我回家了;“背驰南北思悠悠”意思是背弃奔驰在南北方向上,思念之情无边无际。 参考答案: 小奚黄就道病口占遣归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赏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这就要求考生对诗歌的内容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最后点出诗句所表现的诗人的情感。 (1) “东风扫雪柳萌芽”的意思是: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东风扫走了寒冬的残雪,柳树发芽。 (2) “水直轴舻陆走车”的意思是:江水直接通往扬州;船儿往来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