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
采采黄花,向龙山高处,浅泛金卮。秋容老圃堪赏,插鬓参差。杨妃沉醉,苎罗更比西施。可笑群儿,凡目品题,污却高姿。 注释:采摘着一片片的黄色花朵,向着龙山的高处轻浅地斟满金色的杯子。秋天的景色在老园圃里是值得观赏的,插到鬓角上的花发参差不齐。杨贵妃沉醉了,西施也陶醉了,但她们都比不上这些普通百姓的孩子们,他们只是随意地品评,玷污了这高洁的菊花。 千古陶家清兴,有何人提著,冷落东篱。炎皇曾书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黄庭坚的《汉宫春·牡丹》。 翠软红肥,瑶台上沉香,百宝妆束。酣风醉日,佩缕俨摇金玉。艳夺香偏,春色丽、神妖动欲。笑轻盈,东风待嫁,铺叠锦衾绣褥。 - 翠软红肥:形容牡丹的颜色和姿态。 - 瑶台上沉香:形容牡丹的香气。 - 百宝妆束:用各种珍贵的饰品来装饰牡丹。 - 酣风醉日:形容牡丹盛开的景象。 - 佩缕俨摇金玉:形容花的形态和色彩美丽动人。 - 艳夺香偏:形容牡丹的花色艳丽
【赏析】 《汉宫春·客中九日》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借对故乡的怀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欲回乡而又不得归的矛盾心理和深沉的愁绪。全词意境开阔,气势豪迈,语言质朴而生动,形象鲜明而逼真。 【注释】 ①平芜:原草平展貌。②疏林萧飒:稀疏的树林中寒风瑟瑟,草木萧索。③远水弥漫:远方的水波渺茫。④哀雁:悲凄的大雁。⑤行路艰难:旅途艰辛。⑥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诗句原文: 枕上频闻女伴催,任教初日上妆台。 玉肌应共东风软,正梦昭阳侍寝来。 译文: 在枕头上频繁听到女伴的催促声,我仍然任凭初升的太阳照亮梳妆台。 我的肌肤应该像春风一样柔软,正在梦中与昭阳皇后一起享受侍寝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描绘女子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古代宫廷女性的生活状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在晨曦中的起床、梳妆和等待的情景
注释: 1. 莺声睍睆出花枝:黄莺的叫声,婉转地唱出花枝。 2. 肠断流苏梦觉时:梦中听到流苏的声音,醒来后感到悲伤。 3. 一派管弦何处起:一片管弦音乐从什么地方吹起。 4. 遥知别院拜昭仪:远远地知道是在另一个庭院中,向皇后(昭仪)行礼。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宫廷生活的词。开头两句写春晓时分,鸟儿在枝头鸣叫,黄莺的叫声婉转,仿佛是在诉说着什么。诗人被这美妙的鸟鸣所吸引,不禁想起了梦境中的往事
《汉宫春晓词》赏析 徐熥的《汉宫春晓词》是一幅描绘长信宫中清晨景象的七言绝句。诗中“长信宫中玉漏微”,“绿杨枝上乳鸦飞”,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宫中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早晨。在这幅画面中,我们仿佛能看到晨光初照,绿杨依依,乳燕归巢,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而美好。 诗中“忽听银钥开金锁”一句,通过细节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即将开启新一天的场景。这不仅仅是对声音的捕捉,更是对生活节奏的把握。它象征着时间的脚步
汉宫春晓词 玉漏微声残星现,银钥轻启金锁开。 传言禁城夜未央,君王酒醒梦初回。 绿杨枝上乳鸦飞,千树梅香迎晓来。 半閛鱼钥待焚香,花压雕阑树色苍。 赏析: 这首《汉宫春晓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皇宫清晨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宫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皇家生活的优雅与宁静。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注释】 汉宫春·乙巳元夕:这是一首咏元夕的词。“乙巳”是宋孝宗隆兴元年,词人时年四十岁;“元夕”即元宵节,宋代称灯节。“元夕今朝”,指今天。“臈雪仍飘”,形容节日气氛热闹非凡。“正是连天灯火,满地琼瑶。”元宵之夜,处处张灯结彩,如诗如画。“楼高宝泽,望朱栏、迥出云霄。”楼高耸入云端,远远望去,朱红栏杆高挂,犹如直通天际。“画堂里,灯屏锦幛,一派笙箫。”室内装饰华丽,到处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诗句】 宝月流虹,正元宵新霁,雪满瑶空。灯火楼台灿烂,香蔼帘拢。筵开罗绮,拥群姬、珠翠重重。一品夫人初度,年年占断春风。 紫诰名高八座,羡翟冠霞帔,叠受褒崇。曾侍采桑西苑,亲谒三官。蓬莱深处,瑶池宴、首饮黄封。但愿全膺五福,生儿拊凤攀龙。 【译文】 在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刚刚下过雨后晴朗的天空中,月亮像彩虹一样美丽。楼台灯火辉煌,弥漫着浓郁的香气,帘子被紧紧地拉上。宴会上有华丽的丝绸和罗织的绸缎
汉宫春·壬寅元夕上召观灯仁寿宫醮罢星坛,正华灯满架,宝炬盈盘。高下彩霞摇曳,珠斗斓斑。黄金台殿。光掩映、白玉雕栏。有中使、传宣丹诏。 赐臣特地来看。感激皇恩浩荡,念几人能得,天上奇观。况是阳春降泽,玉帝回銮。祥光瑞色,护九重、宝月团团。喜今年,太平嘉庆,良宵上奉宸欢。 注释: 醮罢:举行祭神仪式后结束 星坛:古代用来祭祀星辰的场所 华灯满架:形容灯笼挂满了整个架子 宝炬盈盘:形容灯火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