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黄花,向龙山高处,浅泛金卮。秋容老圃堪赏,插鬓参差。杨妃沉醉,苎罗更比西施。可笑群儿,凡目品题,污却高姿。
千古陶家清兴,有何人提著,冷落东篱。炎皇曾书,本草寿域仙蕤。明堂月令,挺孤芳、四字标奇。歌一阕,悠然自适,无弦琴是心知。

采采黄花,向龙山高处,浅泛金卮。秋容老圃堪赏,插鬓参差。杨妃沉醉,苎罗更比西施。可笑群儿,凡目品题,污却高姿。

注释:采摘着一片片的黄色花朵,向着龙山的高处轻浅地斟满金色的杯子。秋天的景色在老园圃里是值得观赏的,插到鬓角上的花发参差不齐。杨贵妃沉醉了,西施也陶醉了,但她们都比不上这些普通百姓的孩子们,他们只是随意地品评,玷污了这高洁的菊花。

千古陶家清兴,有何人提著,冷落东篱。炎皇曾书,本草寿域仙蕤。明堂月令,挺孤芳、四字标奇。歌一阕,悠然自适,无弦琴是心知。

注释:千百年来,只有陶渊明一家保持着清白的志趣,又有谁能像他那样把菊视为知己呢?菊花在《神农本草经》中被认为有长寿之效,在皇宫里被奉为仙花。在皇宫中,菊花被放在明亮的殿堂里,被作为“东篱”的象征。它独自盛开,四个大字“菊”字就是最好的证明。我唱一首歌,心中无比舒畅,因为没有弦乐器来伴奏,我的歌声就成为了心灵的知音了。

赏析:此词上片写菊之品格。起二句写菊花之美丽动人。“黄花”,即菊科植物的花朵。“龙山高处”,意谓其生长之地极为高洁幽雅。“浅泛金巵”,形容菊花色泽金黄,犹如浅斟低饮,十分可爱。“秋容老圃”,以秋色之美喻菊之色之艳,而“插鬓参差”,则形容菊花之多,如女子之鬓角插满了菊花。“杨妃”、“西施”,用历史上的美人喻菊,突出菊花之艳丽。“笑群儿”,言菊虽不及古人所赞美的那些名花,但菊的本色和精神却是不可小觑的,它们虽然被人轻视,但仍然傲然自立,不随俗俯仰。

下片写菊花的品格。三、四句承上启下,由菊之外在美过渡到菊之内在美。“陶家清兴”,指陶潜(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高尚节操,这里用来比喻菊花的高洁品质。“何人提著”,意思是谁又能像陶潜那样真正理解菊花的精神呢?“冷落东篱”,用东篱菊典指菊,表明菊花虽然被人冷落,但仍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不被世俗污染。“炎皇曾书”,指的是《神农经》,书中记载:“菊花服之,令人延年。”所以“炎皇曾书”。又据传,菊花在古代皇宫中被当作仙花来供奉。“本草”一词,既指出菊花在古代医药学上的地位,又说明菊花在皇宫中的特殊地位。最后三句写菊花之为人。“无弦琴是心知”,意为没有弦乐器伴奏的歌声,才是最美妙的,它不需要任何外界因素来配合自己,完全凭着内心的自然和谐来演唱。这既是对前面“悠然自适”的具体化表现,又是作者对于人生的一种体悟与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无限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