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风波记昔年。天涯青镜感华颠。过堂未悟钟将衅,睨柱谁知壁偶全。
周卦气,卜先天。日斜鼓缶月明前。笑看太白成三影,便是维摩不二禅。

诗句翻译:昔日宦海风波历险,天涯孤寂如镜照我。钟声响起,警示未悟,睨柱之时,却知璧偶全无。

译文:

昔日在宦海中经历波折,身处天涯如同一面镜子。每当钟声敲响,提醒我未觉悟之事;而当我凝视柱子,却忽然意识到壁中玉璧的完美匹配和和谐。

赏析:

杨慎(1442年—1527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他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历史学者,其作品广泛涉及诗歌、散文、戏曲等多种文体。杨慎的诗作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在这首诗中,杨慎运用丰富的象征和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过堂未悟钟将衅”中的“过堂”象征着人生的仕途或官场生涯,“钟将衅”则暗示了官场上的种种危机和变故。而“睨柱宁知璧偶全”则是说,在面对困境时,人们往往只看到了表面的裂痕,却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和谐与完整。

整首诗通过描绘官场中的风云变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他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绘,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同时,他也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杨慎的诗歌还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在诗歌创作中融入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元素,使得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哲理意味。同时,他的语言优美流畅,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使得诗歌更加引人入胜。

杨慎的《鹧鸪天·戊申初度》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它通过描绘官场生活的风雨变幻,表达了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展现了杨慎作为一名文学家的卓越才华和独特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