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回船,还只是、戴公无兴。试思之、雪中林壑,琼辉玉映。佳客冲寒来半夜,主人扫雪开三径。便拥炉、命酒炙车螯,才相称。
前古事,休重咏。翻旧案,行新令。唤官奴秉烛,肉屏围定。画角吹梅天未晓,金钗剪烛人初静。更新词、一曲满江红,君须听。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词,上片写景。首句点明节令,下句点明时间。“林壑”指山林与沟壑,这里代指鲁泉董太守的官邸。“雪中林壑,琼辉玉映”是说在雪中的林壑间,映照着洁白辉煌的景象。“佳客冲寒来半夜”是指大雪覆盖了大地,而董太守却冒雪而来,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主人扫雪开三径”意思是说董太守冒着严寒来到高峣,而作者却为他扫清道路,迎接他的到来。“便拥炉、命酒炙车螯”,意思是说董太守一到这里,就让人把炭火生旺,准备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才相称”意思是说董太守的来访是那么恰到好处。“前古事,休重咏”意思是说以前的事情不要再次去吟咏。“翻旧案,行新令”意思是说翻检过去旧有的法规,颁布新的法令。“唤官奴秉烛 肉屏围定”意思是说命令家奴点燃蜡烛,将屏风围成圆形来陪侍。“画角吹梅天未晓”意思是说听到报时的声音,天还黑着呢。“金钗剪烛人初静”意思是看到有人剪烛,天也亮了。“更新词、一曲满江红,君须听”,意思是说更新词调,演唱《满江红》曲调,您一定要倾听。下片抒情。“试思之、雪中林壑”,“之”字承上启下,是虚词,无实意;“雪中林壑”,即雪中的树林和山壑,这里暗指董太守的官邸。“试思之、琼辉玉映”意思是说仔细想想那雪中的树木,像琼玉一样闪耀光彩。“佳客冲寒来半夜”意思是说董太守冒着严寒来到这里。“主人扫雪开三径”,意思是说作者为迎接董太守,特意扫雪开辟了一条通往官邸的道路,让董太守能够方便地到达官邸。“便拥炉、命酒炙车螯”,意思是说董太守一到,立刻让人生好炭火,准备丰盛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前古事,休重咏”意思是说以往的故事不必多次吟诵。“翻旧案,行新令”意思是说重新审视过去的旧案,制定新的法令。“唤官奴秉烛 肉屏围定”,意思是叫家人奴仆点燃蜡烛,将屏风围成圆周形来陪伴。“画角吹梅天未晓”,“画角”指古代军队里用乐器演奏的号角;“吹梅”指奏起梅花般的曲子;“天未晓”指天还没有亮,这里指夜幕刚刚散去。“金钗剪烛人初静”意思是看到有人剪掉烛芯,天也亮了。“更新词、一曲满江红,君须听”,意思是说更新词调,演唱《满江红》曲调,您一定要倾听。【赏析】

这首词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全词通过记叙一个冬日深夜欢迎董太守过宿高峣的经过,表达了对董太守的崇敬之情及对其政绩的赞赏。

上片先描写董太守到宿高峣的所见所闻。“王子回船”二句,以王子回船的典故表明董太守的到来使高峣为之增色。接着,“雪中林壑”“琼辉玉映”两句写雪后景色,衬托出董太守的到来给高峣增添了喜庆的气氛。“佳客冲寒来半夜”一句,写董太守冒雪而访。“主人扫雪开三径”两句,写作者迎接董太守的情景,突出了董太守的尊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热情好客。“便拥炉、命酒炙车螯”,写董太守到来以后的情形。“前古事,休重咏”两句,是对前人的劝诫。

下片主要写董太守在高峣的活动。“前古事,休重咏”两句,既是对前人的劝诫,也是对董太守的称赞。“翻旧案,行新令”两句,是对前人的劝诫,也是对董太守的称赞。“唤官奴秉烛肉屏围定”,“肉屏”指的是屏风,“围定”则表示十分隆重。“画角吹梅天未晓”,“梅”指梅花(或梅花香),“画角吹”则意味着报时的鼓声,“天未晓”则说明是在深夜。“金钗剪烛人初静”,“剪烛”则意味着剪烛夜读,“金钗”则意味着金钗头饰。这些细节的描写充分展示了董太守的高贵身份和儒雅风貌。

结尾二句“更新词、一曲满江红, 君须听”既表明词作的主题内容,又点明了创作意图。这首词通过描绘董太守来访的情景,展现了其高贵的身份地位和儒雅风貌。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官员的重视程度以及文人对于官员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