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带花
御带花屡从西华门过金鳌、玉练二桥,马上口占 梳妆台:指皇宫。下:宫中的台阶,此处指皇帝登临之处。扪碑字:指皇帝在宫中留下的题记。金碧依然天半:指宫墙金碧辉煌,如天边的彩霞。龙舟寂寞,信波翻太液:形容皇宫里空寂无人。信:的确。波:水声。翻:倒。太液池:古代宫廷中的湖泊。藕花长满:形容荷叶茂盛,莲花盛开。知否凭高无限意,几增凄惋:知道吗?我凭高楼极目远眺,心情是多么凄凉和惋惜。几:几次。 传呼急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朱朱粉粉春光好,不觉随春开尽。牡丹执友,向翠屏深处,好风传信。 注释:春天的景色美好如画,不知不觉中已经盛开到尽头。牡丹是春天的象征,它们在翠绿屏风的背后,随风传递着消息。 赏析:诗人用“朱朱粉粉”来形容春光明媚,色彩斑斓。“不觉随春开尽”表达了春天的短暂和美好。牡丹作为春天的代表
【注释】 ①御带:指帝王。花:泛指花卉,这里借指皇帝所佩戴的玉佩。六一:指晋代陶渊明(字渊明),曾任彭泽县令,辞官归隐。 ②“寻常”句:指游赏时,常常在皇家园林中徘徊流连,久久不愿离去。萦想:牵挂、想念。 ③“故里”句:指家乡。欢度佳夕:即过节,庆祝佳节。欢度,快乐地度过。佳夕,佳节。 ④“片时”句:指与友人短暂的相聚时光,忽然之间红叶铺满了锦缎,乱枝摇曳着碧色。 ⑤“酒散”句:形容酒宴散尽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进行具体的分析。 1.理解全诗内容:此诗是作者对友人的赠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前四句写景抒情,追怀往昔,回忆当年游赏秦淮河时的欢乐情景,感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后六句则直抒胸臆
【注释】 御带花:一种花卉,其花朵形似腰带而得名。 枝头嫩叶青:指花未开时,树枝上还挂着嫩绿色的叶子。 绛(jiàng)蕊:红色的花瓣。 春晴:春天的晴朗天气。 若无颜色宜宫院:假如没有这种颜色,就不适合在皇宫庭院里种植。 安得:怎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御带花未开放时的样子和它独特的色彩。 首句“未放枝头嫩叶青”,描绘了御带花还未绽放时的娇嫩之态
【注释】 ①御带花:又名“金盏银台”,是元宵节期间宫廷和民间的装饰之一,用彩绸做成各种形状的花饰,挂在门前或窗前。②风光好:景色优美。③帝里:天子居住的地方。④元夕: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等。⑤缯彩:指彩旗彩灯等。⑥屏峰岭:指彩灯装点的山峰。⑦宝檠(qíng):宝珠形的灯笼。银釭(gōng):银制的灯罩。⑧绛幕:红色帷幔。龙虎腾掷:指灯火在空中闪烁。⑨沙堤:指京城中繁华的街路
梳妆台下,扪碑字、金碧依然天半。龙舟寂寞,信波翻太液,藕花长满。知否凭高无限意,几增凄惋。传呼急,平明骑马,值紫宸班换。 指点重瞳亲御处,飞阁千层,彩虹双转。朱颜频改,都不是、寻常意中庭院。飘泊青衫,随例属、天家拘管。忆二十年前慧业,侍玉皇香案
寻常游处偏萦想,故里欢度佳夕。片时携手,乍落红铺锦,乱枝摇碧。酒散离筵去棹远,长忍抛掷。空回指、朱檐翠幕,深锁庾郎宅。 年年音尘隔。断恨一水相望,两地为客。送春情味,但月掩西楼,草薰南陌。别梦重寻,怕梦里、更添阒寂。青禽报、蓬山未远,欲去几时得
昔日少年今渐老,追忆旧游,而今难得。朱雀桥边,乌衣巷口,前朝旧宅。秦淮畔、走马听莺,几醉笙歌月。二十年浑似梦,尘土风波,尽曾经历。 画省黄扉,但碌碌无庸,枉教头白。江左故人,时寄我、锦笺盈尺。却怜几个同心,又隔天南北
青春何处风光好,帝里偏爱元夕。万重缯彩,构一屏峰岭,半空金碧。宝檠银釭,耀绛幕、龙虎腾掷。沙堤远,雕轮绣毂,争走五王宅。 雍容熙熙昼,会乐府神姬,海洞仙客。拽香摇翠,称执手行歌,锦街天陌。月淡寒轻,渐向晓、漏声寂寂。当年少,狂心未已,不醉怎归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