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仕玠
气激沧溟地轴摇,斐亭危坐听寒宵。 沸腾洧水双龙斗,蹴踏天闲万马骄。 蜀客漫夸巫峡浪,楚人厌说曲江潮。 三山飘渺知何处,喷沫吹沤应未遥。 诗句注释 1. 气激沧溟地轴摇:描述的是大海的气势,仿佛能撼动大地一般,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 2. 斐亭危坐听寒宵:在夜晚寒冷的环境中,诗人坐在亭子中,静静地聆听着四周的声音,感受着夜的宁静与美丽。 3. 沸腾洧水双龙斗:描述了洧水在沸腾时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半屏山欣赏晚霞。 “屏山突兀映高空,树色山光入望中。”这两句描绘了半屏山的高峻和壮观。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着整个山谷,只见半屏山上的树木、山峰与夕阳相互映照,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突兀”形容山势高耸、挺拔,给人以震撼之感;“映高空”则表达了夕阳与山峦相映成趣的景象。 “一抹寒云开夕照,千竿疏竹动秋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晚霞和秋风的意境。当夕阳西下时
译文: 台阳八景之一,初日出海面,火轮初升,与海波齐平。云霞映照下,视线被迷惑。 一道赤光射向鲸背,嘐嘐清唱送天鸡。秋橘高挂,秋色满目,扶桑树影低垂。咫尺之间就能到达天堂,世人何处寻找端倪? 注释: 1. 台阳: 台阳是古代对台湾的称呼。 2. 八景: 指的是中国古代诗人在游览名胜时所创作的八个诗篇,每个诗篇描绘了不同的景色。 3. 火轮初出海波齐: 形容日出时海面上的红光和波纹。 4.
【注释】 遥念:思念。丛蒿地:丛生的野蒿。王孙:贵族的子弟,此处指墓主。烈:坚强,这里指英烈。凭:靠倚。竹沪:竹篱茅舍。西陵:地名,这里指山陵。螭(chī):传说中龙的一种。赤豹:红色的豹子。佩珰:佩玉。侍从:侍奉左右的人。愁雾:浓雾。夜长:天晚。凝:凝结。 【赏析】 《五烈墓》,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内容为哀悼死难者或颂扬死者的功绩。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借古讽今
【注释】凤山:指福建的鼓浪屿,因其形似凤凰而得名。南望:远看。海:指厦门港。天遥:天空辽阔。春至:春天来了。空蒙:雾气迷茫,迷蒙一片。暮复朝:早晚交替。 初(chū)起蛰:动物开始冬眠。蛰:蛰伏,冬眠。声催:声音催促。螺蚌尽乘潮:螺蚌都被水潮冲上了沙滩。潇潇:形容风雨飘洒的样子。馀响:遗留下来的雨声。纷传幄(wò):纷纷传来帷幔里。淰淰(jiàng jìng):形容雨打芭蕉的声音。轻寒:微凉的风
澄台观海 海上栖迟及早秋,登台骋望思悠悠。 常虞雷雨从空下,始信乾坤镇日浮。 湠漫由来围赤嵌,苍茫何处问舟邱。 乘槎便欲从兹去,凭占星文入斗牛。 注释: 澄台观海:站在澄台上观赏大海。 海上栖迟及早秋,登台骋望思悠悠。 早秋:秋季较早的时候。 湠漫:波涛汹涌的样子。 湠漫由来围赤嵌:波涛汹涌,从海面上包围着赤嵌山。 湠漫:波涛汹涌。赤嵌:山名,位于今台湾台南市东南海边。 苍茫:茫茫一片。 何处
【注释】台阳:今台湾,古称台阳。七鲲身外暮云生:七鲲山在台中市大肚山上,因山顶形似鲲鱼而得名。七鲲山周围有七个山峰,因形状不同而各有所名,如麒麟峰、象鼻峰等。七鲲身外暮云生:傍晚时分,云层在七鲲山的周围缭绕,仿佛是山的化身。赤嵌城:赤嵌楼位于台南市安平区中正路与民族路口,为明末清初所建。竞渡声:端午节期间,民间举行划龙舟比赛。沙线:沙洲上生长着的水草。蒲帆:用蒲叶编织的船帆。叶叶映霞明
这首诗描述了台阳八景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兹地曾经百六遭,时清渔火遍轻舠。 这句诗描述了一个地方在历史上曾多次经历百六(即农历六月)的天气,那时天气晴朗,渔火遍野。 屡探蛟蜃盘涡恶,那惧鼋鼍驾浪高。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蛟龙、蜃气等自然现象的恐惧,因为那些东西常常在海面上掀起巨大的波浪,使人们感到害怕。 风定荧荧依古戍,宵分点点映寒涛。 这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
这首诗是作者登朝天台时的感怀之作。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泱漭接虚无,台空瞰四隅。 - "泱漭"意指广阔的水面或空间,这里形容天空无边无际地连接着虚无(宇宙或自然)。 - "台空瞰四隅"表示登上了朝天台,可以俯瞰四周。"台"指的是观景台或楼阁。 2. 乍惊寒浪涌,惟见片云孤。 - "乍惊寒浪涌"描绘了突然之间感受到的寒冷波浪冲击的感觉,可能是海上或者山间的海风。 -
【注释】 百年荒冢:指五烈墓,这里泛指坟墓。宁比玉钩斜:难道比得上玉钩斜。玉钩斜:在长安南面,地势高耸险峻,风景秀丽。 漫堕三春泪:春天是多情的季节,但诗人却为死者流泪。 惊摧五朵花:五朵花即牡丹花,因为洛阳牡丹花最盛,所以以“五朵花”代指洛阳。 瘴乡:岭南地区,瘴气很重。 绝海:《史记》载,伍子胥过江,因见渔夫唱《越人歌》,而知吴国将败,于是投剑入水,说:“吾闻越王为人好信谗,今一信谗而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