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仕玠
注释: 1.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译文: 在学署中,你感到无聊无趣。你总是随波逐流,接近渔夫,每当你有所见所闻,就高声歌唱,因此得名为瀛海之涯的渔夫。 2. 甘蕉舒绿蔼如云,花放惟应配茜裙 译文: 甘蕉舒展出绿色,如同云雾一般,只有它才配得上红色的裙子。 3. 何事偏蒙君子号,固宜修竹出弹文 译文: 为什么偏偏受到君子的称赞
【注释】 尸位:空占着职位,不做事。学署:指学校,官署。岑寂:寂静。泛泛:平庸,一般。随流:随着流水。迹:踪迹。渔父:即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人物。每:常常。有闻见辄宣讴咏:听到什么就歌唱什么。因名瀛涯渔唱:因为这里叫“瀛涯”的地名。瀛涯:大海的边缘,此泛指海边。 【赏析】 这首五律,写一位在青州任职的官员,闲居无事,常与同僚饮酒赋诗,抒发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首联点明题意和人物处境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注释:在学署中担任闲职,感到无聊。我随意游走在河边,经常听到渔民的歌声。每次听到这些,我都会歌唱。因此我将我的名字改为“瀛涯渔唱”。 谁把琼瑶万朵装,未堪蹴鞠筑球场。 挥毫难写垂藤态,只合丹青付赵昌。 注释:谁能把这么多美丽的花朵装饰起来呢?这不足以让人忍受蹴鞠和筑球场的游戏。我挥笔难以描绘垂藤的姿态,只能将这些画给赵昌。 赏析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注释:在学署担任闲职,内心感到寂寞无聊。我常常随着水流漂荡,接近渔民们。每当有所听闻,我就吟咏歌唱,因此得名为瀛涯渔唱。 淡白轻红逐队分,安知蚕织事辛勤。 注释:淡白色的云彩和红色的云彩像队伍一样排列开来,谁能知道纺织女们的辛勤劳作呢? 倦抛绣线无馀事,快嚼槟榔胜酒醺。 注释:厌倦了刺绣的琐事,不再做其他的事情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前四句写自己因才高位卑,在地方学署中感到寂寞无聊。泛泛随流的足迹近于渔父,每有所闻所见就宣之于讴咏,因名为瀛涯渔唱。“仄行郭索出沧漘”,是说自己的官署位置偏僻荒凉。“丑劣形殊镇骇人”。意思是说,丑陋的外形与众不同,令人惊骇。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黑暗的不满情绪。“料得中书应罢食,将糖免使议门人。”意思是说估计朝中应该有人要罢去他的官职。“中书”是指中书舍人
【注释】 尸位:尸位素餐,指在官职上不做事,只拿俸禄,无所作为。 瀛涯:海中。 【赏析】 这是一首自题诗,作者以渔父自喻,表达出一种闲适自在、悠然自得的心境。 弱羽缡褷似不禁:“弱羽”,羽毛柔软脆弱;“缡褷”,古代的一种头巾。“似不禁”是说羽毛柔弱,却能承受风浪,不受拘束。 时人却号九皋禽:“时人”,当时的人;“号”,称呼。“九皋禽”是《列子》中伯牙鼓琴,钟子期赞叹为“善哉乎,洋洋乎,若出大渊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译文: 寒暑交替,四季更替。蛮地的花朵随意地盛开,在海边烂漫地绽放。只有一件事情让我难以推测,那就是蜜蜂和蝴蝶的狂野放荡。 注释: 1.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意思是说,我在这个学署里闲散无事,感到十分无聊,就像一只小船在水流中随意飘荡。 2. 蛮花随意烂瀛壖:意思是说,这里的花儿随意地开放,就像在海边一样。 3.
注释: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翻译: 身在学署职位却感到寂寞无聊,随意地随着水流漂泊。靠近渔夫,常常听到一些传闻和见解,就加以歌颂吟诵,因此得了“瀛涯渔唱”的绰号。 熟番形貌肖猿猱,渐制衣裾慕胜流。 但羡唐山无限好,安知文物萃神州。 注释: 熟番:熟番是清代指归顺清朝后不与清朝对抗的少数民族,他们模仿汉族人的服饰、生活方式,逐渐被朝廷接纳。 肖猿猱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注释:在学署里闲着无所事事,感到无聊,像江上的渔船一样随意漂泊。每当听到一些传闻,就忍不住要歌颂赞美一番,因此把自己的作品命名为“瀛涯渔唱”。 仿佛沧溟见玉人,合茹珍重口生春。 谁云分体吴宫里,不及江妃罗袜尘。 注释:好像在苍茫的大海中看见了美丽的女子,她与我有相同的感受,口中生出春天的气息。谁说我们之间只是形体上的差异呢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注释:在学官的职位上却感到十分寂寞,无事可做。 轻缯作裤白罗襦,那识家仍担石无。 注释:穿着轻薄的丝绸做的衣服和白色的罗衣,哪里知道他仍然像以前一样要背负石头去劳作。 明烛华灯喧夜半,分曹到处快呼卢。 注释:明亮的烛光和华美的灯笼把夜晚照得明亮,大家分坐在不同的桌子上,高兴地大声叫卖“卢”。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