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大庄
踏莎行 初春游虎丘饮阊门水阁 镜里情怀,笛边风调。 曼声度曲低声笑。 小楼寒勒海棠花,杜鹃抵死花前叫。 野寺春游,名园晚眺。 落灯时节仙人少。 真娘墓上雨潇潇,谁家冒雨烧香轿。 译文: 镜中的容颜,心中的思绪,吹奏着笛子的旋律,悠扬而和谐。 轻轻地唱着曲子,低声地笑着。 小楼里的海棠花被寒冷的天气束缚,杜鹃鸟在花前不停地叫着。 春天来到了郊外的寺庙,夜晚时分,人们可以眺望美丽的园林。 落日时分
【注释】 案拂椒香:案上铺着椒饼,香气扑鼻,指节日的气氛。 厨含柏火:厨房里烧柏木柴,柏火熊熊。 享堂:祠堂,供奉祖先的地方。 遗影:指画像或遗像。 岁除:年终结,这里指除夕。 溪桥:小溪上的石桥。 官梅游兴:官府的梅花游赏之兴。 酒脯祠诗:饮酒、设祭、吟诗为乐。 户外玉山高并:形容人的气宇轩昂。 田舍事:农家的琐事。 书卷味:读书的趣味,指读书带来的精神享受。 老来最省:老年人最喜欢静心阅读。
【注释】 “点绛唇”是词牌名。“红荷”、“黄金柳”、“梅炎”等词都是指荷花和柳树,“轻纨”是指白色的细绢。 “六柱油篷”指车棚,“图中否”指在画卷上是否留有痕迹。“雨声穿牖”指雨声透过窗子。“吴淞口”指吴淞江口,即苏州附近的长江入海口。 【赏析】 《点绛唇·初夏园居和俶殷韵》是宋代词人张耒的一首词。上阕写景;下阕写情,以“梦”作结。全词写景抒情,浑然一体,富有生活气息。 上阕起首三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理解诗歌主旨。 “看人家绕郭”,描写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元夕景象,烘托了作者对节日的喜爱之情;“元夕近”是说元宵节即将过去,突出了节日的临近;“香泥漠漠”,写出了元宵过后的寂静与清冷;“山昏雨丝落”写出了天气的阴沉和雨丝飘洒的景象;“盼张灯风好,银蟾楼角”写出了人们盼望元宵节夜晚风好的急切心情;“池梅影弱
东风第一枝 壬辰岁暮,吴下寓斋叠樊榭韵 东风拂面,吹动春意,万物复苏。 竹锉茶香四溢,糟床酒熟,满窗斜插梅花。 瓦檐残雪初融,夜深人静,珍珠般的水滴落在窗前。 冲泥客懒,总搁了、销寒诗兴。 泥翠鬟、炙砚仇书,一笑水仙开并。 拈往事、话长谁证。 牵旧梦、睡醒不省。 避人花国真佳,舍身佛天更净。 山光不断,五六里、横塘如镜。 约讨春、打桨能来,可似去年风景。 译文: 东风轻轻吹拂着大地
这首诗是作者在雨中与两位友人交谈后,感到心情愉快而作的。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五夜湘帘烛。 记年时、秦淮艇子,鸭头春绿。 泛宅沧江闲鸥似,牵得吴篷作屋。 转撇去、南村松竹。 乍过重阳宵宵雨,锁秋闱、闷谱淋铃曲。 蒋山影,横窗幅。 银蟾忽吐寒如玉。 乞明珠、消除病渴,铜盘仙醁。 宝树霜蛾清虚府,不艳人间腻福。 奈又损、婵娟螺蹙。 一阵凄潇檐沟响,替黄花、试把来朝卜。 烦左手,晚香掬。 译文
南乡子·曼睩见和有山黛隐围屏句,风韵佳绝,再填次答 注释:曼睩(màn yuè)是作者的朋友,这里用“曼睩见和”表示得到了他的回应。山黛指山间的景色,隐围屏是指屏风上绘着山水画。红牙指的是乐器,琤琤是形容乐器发出的声音。归梦阖闾城是指回到家乡,阖闾城是吴国的都城。白浪连天去不成是指江面上的波浪很大,去不成。落得听风还听水是指听到风吹过水面的声音,也听到了水声。清清是形容水流的声音
艳梦冷湘屏。 小雨衾涡听到明。 断送江南秋去也,瑽琤。 懒续幺弦第二声。 归棹佛狸城。 漫说伤心画不成。 带得六朝烟水返,凄清。 天上人间寄与卿。 注释: 1. 艳梦冷湘屏:指梦中的情事如同寒冷的湘江之边,令人心寒。 2. 小雨衾涡听到明:形容雨滴打在被子上的声音,仿佛听得清清楚楚,直到天亮。 3. 断送江南秋去也:形容秋天的到来无情地带走了美好的时光。 4. 瑽琤: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5.
诗句释义 1 昨雨刚停:昨天的雨刚刚停止。 2. 晚寒峭甚:晚上的天气很冷,非常刺骨。 3. 烟禽跳瓦:烟雾中的鸟跳跃在瓦上。 4. 细听折竹,兽炭铜盆新冶:仔细听那竹子被折断的声音,还有烧兽炭、煮铜盆时的声响。 5. □□□□:此处可能缺失,根据上下文推测可能是某种植物或物品的名字。 6. 水边蓦记丁家树: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水边的丁家树上。 7. 正鮰鱼欲上,青裘贳酒,冷吟闲话
诗句:秋斋眠乍倦。 黄花雨歇,微嫌天短。 注释解释:这首诗的首句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斋室中刚醒来,感到有些疲倦,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休息后突然起床所致。第二句“黄花雨歇”指的是秋季特有的黄花在细雨中凋零的景象,而“微嫌天短”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短暂流逝的感慨。 赏析: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深秋时节的画面,诗人不仅捕捉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还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全诗通过对秋天特有景象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