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栻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痴蝇钻纸出无时,磨蝎临宫命可知。 这句诗描述了一只苍蝇在纸上不停地钻孔,而一只磨蝎却出现在宫廷中,预示了某种命运或情况的来临。这里的“痴蝇”象征着那些看似无害但实则有害的事物,而“磨蝎”则暗示着危险和挑战。 - 岂有高文通狗监,悔将馀技杂牛医。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某些行为或决策的后悔。"高文通"可能是历史上的一位人物,"狗监"可能指的是一个地位低微的人
惯引盐车上太行,骅骝底处有康庄。 短衣楚制新儒服,长铗齐歌旧客装。 鹤胫曾欺凫胫短,黍头翻妒麦头昂。 人生漫浪初无定,浪士何须羡漫郎。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翻译 - "惯引盐车上太行": 习惯了用盐车运送货物上太行山。比喻自己熟悉并乐于从事某项工作。 - "骅骝底处有康庄": 骏马驰骋的地方道路平坦宽敞。象征事业顺利,前景光明。 - "短衣楚制新儒服": 穿着简约的短衣
注释: 1. 酸咸嗜好奇,清狂自是药难医:我喜欢吃酸的和咸的东西,喜欢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生活。 2. 金钗典尽犹供客,铁限磨穿为索诗:我把金钗都典当了还是不够给客人,把铁链子都磨断了还是为了写诗。 3. 多事渐令犀首厌,绝才难效虎头痴:我做事太多,使得像犀牛鼻一样的王敦感到厌烦;我才华有限,难以模仿像张芝那样的书法家。 4. 爨桐椽竹精灵在,定有中郎拂拭时:虽然现在没有机会展示我的才华
【注释】 1. 早知:早就知道。天意:上天的旨意或命运。温凉:冷暖,比喻世事的变化。 2. 祖席:饯行宴会。 3. 私书:指书信。 4. 缠头:用锦缎装饰头饰,这里指赠给歌伎的礼物。征:通“簪”,古代女子的一种发髻饰品。 5. 点目:指点着眼睛,形容眼花看不仔细。黄金:代指金钱。 6. 束阁:关起来。柴门:柴草编成的门户。未可:不能。闲静养心光:指清静无事能养人之心,使人精神焕发。 【赏析】
【注释】 感恩:感谢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古来:自古以来,从古至今。难:很难做到。匏(páo)竹:古代乐器中的一种。同声:声音相同。叩弹:弹琴。小海哥:泛指友人或知己。羁夏统:被囚禁在夏天里。大山仙:指刘安。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孙,曾封淮南王,后被谋害,故称“刘安定”。困:被困住。饭颗:即饭颗山,位于今安徽霍山县。因山上多饭粒而得名,为六朝时谢灵运游历之地,故亦作“饭颗山”。刘裕平定南燕时曾到过此处
障簏王戎信足嗤(注释:王戎,字濬冲,晋朝时期的人。障簏,指的是遮蔽的箱子。),输边卜式亦堪疑(注释:卜式,字少卿,西汉时期的人物)。故人不愿逢高贺(注释:高贺,指的是高士)。死友安能得赵岐(注释:赵岐,指的是赵岐先生)。金穴祗愁无着处(注释:金穴,指的是金子堆积的地方。比喻富贵之地),冰山岂料有倾时。 译文: 我看着那些被世人所讥笑的人,他们的行为让我感到可笑。我看着那些为国捐躯的人们
“松山杏山二首其二”诗句及其注释如下: - 诗句:三重冈陇扼西东,八堡旌旂在眼中。 - 译文:三重高的山峰如同屏障般矗立,八座堡垒旗帜高悬于视野之内。 - 赏析:此句描述了一幅壮丽的山川画面,三重高的山峰如同屏障般矗立,给人一种坚实、稳定的感觉。同时,八座堡垒旗帜高悬于视野之内,象征着军队的严整和纪律性。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和军队强大的赞美之情。
何栻的《渡卢龙》原文如下: 少年尝透是离愁,弄笔平轻万里侯。 奉使何心随博望,退耕久欲效田畴。 无情黑水冰生面,已老青山雪满头。 不为简书敦促苦,几人乘兴作东游。 接下来将根据这首诗进行翻译: 译文: 年少时我已深深感受到离别的痛苦,拿起笔轻松地描绘出了万里江山。我奉旨出使,本想追随古代的名将博望将军,然而岁月流转,我也想要效仿古人,在田间务农。看到无情的黑水结冰
【注释】 辽西:指今河北、辽宁一带。二首:指作者有《寄题王侍中家二首》。其一:指诗的第二首。枕江倚岭起书楼,指建书楼于江边的山坡上,以凭临江水和眺望山景。岂分抛书事远游:难道是把抛书出外游历当作一回事?抛书,指弃官。 著作名山输片席,行藏大海落扁舟:在名山大川之间著文立说,像一只小船随波漂流一样,随时都可能被卷入海涛之中。输,舍弃。 煎膏已惜残麟角,食肉何因羡虎头:用“麟角”比喻自己的才略
【译文】 听了都人对他的毁誉,心中仍然坚信自己会像铁中之铮铮一样。 狐狸善于逢迎,但牢难追逐,大雁不能鸣叫,却可以烹食。 冠履沿缘,独坐其中,高官显爵,索然无味,只是挂名而已。 文采如汗青例有,长寿者可与蜉蝣共死生。 【注释】 1. 都人:指京城里的人,这里泛指朝廷官员。 2. 铁中犹意得铮铮:比喻坚持正义,不为流言所动。 3. 狐惟善媚牢难逐:比喻那些擅长阿谀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