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灵
【解析】 1. “锦城”是成都的别称。“重九”是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重阳节有登山、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作者此时登高赏菊,却无处可登,故有“无处登高看菊”之感。公园里,游人如织,作者触景生情,感慨万分。2. 本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这天登高赏菊无所得,反而生出许多烦恼,于是便想置身图画之中以摆脱烦恼之情。3. 本题中“荇藻漾银潢”一句,“荇藻”,水草;“漾”,浮荡
犀浦停车处。穷巷中、故人高隐,白头重遇。昔日燕台寻春约,屈指挥如隔世。况彼此、青山憔悴。过我冷斋同夜话,又谁期、再见鸣珂里。郫筒酒,共君醉。 注释:犀浦停车处:指诗人在犀浦的停车之处。穷巷中、故人高隐,白头重遇:在偏僻的巷子里遇到了多年未见的朋友。昔日燕台寻春约:当年曾在这里寻找春天。屈指挥如隔世: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仿佛经历了许多年。况彼此、青山憔悴:更何况我们各自都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注释】 锦水:即锦城江,在成都。 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 沧浪:即沧海。 愔愔:幽静的样子。 【赏析】 《临江仙》是一首七言词。词的上阕写李纯金道士幽雅的生活环境,下阕写李纯金道士超脱尘世的生活情趣。全词以景起,以情收,意境清幽,耐人寻味。 “锦水生憎丝管俗,幽斋来听鼓琴。”开头两句说,美丽的锦城江边,我嫌恶俗气的人弹奏的丝竹之音。来到这幽雅的道观中,我听到悠扬的鼓琴声
【注释】 摸鱼儿·中秋旅寓,寂寥寡欢,对月抒怀,爰成斯制 算、计算、思量。悠悠、长久的样子。离家岁月,离乡背井的年月。转眴、转眼。蟾圆五度,月亮五次满月。良辰又屈中秋节,喜见冰轮缟素。愁欲诉、想诉说,向别人诉说自己的愁苦。是人家儿女,指在外地的人的子女。秋心如许,指心中忧愁如此深重。 对半榻孤灯,今夕何夕,乱蛩鸣断础。帘低户、吟到坡仙水调,琼楼玉宇何处。乾坤板荡真多事,直觉筹安无具。君应悟
注释: 锦城:成都。 重九:重阳节,即农历的九月九日。 公园:指作者在成都的一个公园。 又近菊花时:又到了菊花盛开的时候。 区区:微不足道,小的意思。 齐女怨:战国时期齐国女子聂政的故事。 东篱:陶渊明《饮酒》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句子,因此这里以东篱为典故。 音远:声音传得很远。 最高枝:最高的树枝。 不借凉飔(sì):不要借助凉爽的风来吹拂。 彭泽:指陶渊明。 若有人号呼欲出
锦城重阳,无处登高观菊,公园有感而作 白发老门生。投辖称觥。笑余到处有逢迎。酒酌郫筒拚一醉,便友多情。 揽辔锦江行。户外骊声。岭梅香里数邮程。滏水望君如望岁,早贲霓旌。 【注释】: 锦城:成都的别称,即今四川省成都市。 投辖称觥:古代宴会上主人敬客时用投辖(投下系马长柄的辖)表示敬意,称为“投辖”。 郫筒:一种酒器。 滏水望君:指在滏水旁远望着你,希望早日得到皇帝的赏识。 贲:通“奔”。
诗句 - 寿星明生日志感: 这是诗人对生命和岁月的感慨。 - 六度蟾辉,半载鸿踪: 指时间的流逝,月亮的光芒照耀了六年,而他的行程也持续了半年。 - 栖栖锦城: 表示诗人在锦城(成都)的生活或工作。 - 感门前罗雀: 形容门前冷落,没有宾客来访。 - 兴金翟尉: 比喻有才气但不被赏识。 - 怀中灭刺: 形容自己虽有才能,但无人识得。 - 出亦何心,归原得计: 表达自己虽然离开
【诗句】 摸鱼儿 · 中秋旅寓,寂寥寡欢,对月抒怀,爰成斯制 赋归来、犹存松菊,一幅渊明别墅。儿时况味堪同领,指点夜灯红处。朝复暮。听雏凤声清,不觉老怀慰。读书有子。但几净窗明,香温茶熟,此外复可慕。 披图顾。仿佛吾家衡宇,负了一楼烟雨。山容水态当门好,自得林泉幽趣。侬也误。尚破帽、残衫频年困羁旅。栖栖何苦。忆负床童孙,教诲无能,虚把春光度。 【译文】 摸鱼儿·中秋旅居,孤寂少欢
翠楼吟·咏古烈妇关氏【注释】: 地老天荒,海枯石烂,此情终古难死。齐眉偕老愿,又谁料、槁砧已矣。忆结发恩深,泪痕如洗。应无悔。黄泉碧落,追寻两地。日暮。 【赏析】: “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两句是诗人对坚贞爱情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关氏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齐眉偕老愿,又谁料、槁砧已矣。”这是诗人对关氏命运的哀叹,表达了对关氏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感慨
锦城重阳,无处登高看菊,公园有感赋佳日未题糕。辜负诗豪。世途险阻在居高。借筹安平易好,底事劳劳。 访菊步晴郊。谁送香醪。且将醒眼看伊曹。千古风流陶靖节,史册名标。 注释: 锦城:指成都,古代成都被称为锦城。 重九:指农历的重阳节。 赏:欣赏。 诗豪:指诗坛领袖、文学巨匠。 世途:世间的道路。 安平易:形容生活平安简单。 劳劳:劳累、辛苦。 伊曹:你我。 伊:代词,你。 曹:你。 陶渊明:东晋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