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水生憎丝管俗,幽斋来听鼓琴。渔舟唱出晚风清。沧浪含画意,尘世涤凡襟。
绿树秋蝉鸣断续,如闻唱和余音。焚香煮茗画愔愔。神交方外定,妙趣静中寻。
【注释】
锦水:即锦城江,在成都。
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
沧浪:即沧海。
愔愔:幽静的样子。
【赏析】
《临江仙》是一首七言词。词的上阕写李纯金道士幽雅的生活环境,下阕写李纯金道士超脱尘世的生活情趣。全词以景起,以情收,意境清幽,耐人寻味。
“锦水生憎丝管俗,幽斋来听鼓琴。”开头两句说,美丽的锦城江边,我嫌恶俗气的人弹奏的丝竹之音。来到这幽雅的道观中,我听到悠扬的鼓琴声。这里写的是李纯金道士的生活环境。“锦水”指锦江,在成都。江边的丝竹之音本很热闹,但李道士却厌之。他喜欢听的是道观里传来的鼓琴声。这两句写出了道士与俗人的反差,突出了道士的清高。
“渔舟唱出晚风清”,下面一句承上启下。“渔舟唱”三字是全词的主旨所在,也是全词的精华。渔舟,泛指小舟。“唱出”二字,把读者带进一幅渔人夜归的图画,使人感到一种清闲宁静之美。而那渔人唱出的曲调又十分动听,使李道士听了之后更加陶醉了。这句中的“晚风清”三个字,不但点明了时间、季节,而且渲染了气氛,烘托了环境。
“沧浪含画意,尘世涤凡襟”,这两句紧接上句进一步描写李纯金道士听渔舟唱歌的情景。“沧浪”指江水。沧浪含画意,意思是江水如画,美不胜收。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那渔歌的旋律,仿佛是一幅幅画卷,使人赏心悦目;而那渔歌的曲调,又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涤尽了尘俗之念。这两句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化、具体化,它既写了听渔歌声后的感受,也写了李纯金道士的心境。
“绿树秋蝉鸣断续,如闻唱和余音。”最后两句写李纯金道士听渔歌时的心境。“绿树秋蝉”指的是深秋季节的树木和树上的蝉,它们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一曲优美的乐曲。“余音”指余韵不绝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李纯金道士听着听着,竟然入迷了,好像真的听到了那曲调在回荡。这两句是李纯金道士听渔歌时的真实感受,也是他对那渔歌声的赞美。
“焚香煮茗画愔愔”,这两句是李纯金道士听渔歌后的想象。他想象自己在青松翠竹之间,烧着香茗,一边品茗,一边画画,过着神仙般的日子。“愔愔”是指安静的样子,用来形容李纯金道士的心境。这句的意思是说,他一边听着渔歌,一边在欣赏着美景的同时,也在想着自己的理想生活。这两句既写出了李纯金道士的悠闲生活,又表达了他对那种生活的追求。
“神交方外定,妙趣静中寻”,最后两句是李纯金道士听渔歌之后的总结和体会。“神交”是指精神交往。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通过听渔歌,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通过与大自然的交流,使自己的心志达到了一种境界。同时,这也表达了李纯金道士对那种生活的理想追求。
整首词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优美,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