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东湖久。喜今番、良友盍簪,俊游携手。楼阁参差池沼固,一片残荷疏柳。惜词人、停车较后。古柏凌霄垂荫远,是卫公、亲植大盈亩。树如此,人非旧。
夕阳渐渐侵衣袖。又眷怀、龙藏烟霞,洞天别有。联袂重经清静地,更扰禅门蔬酒。惜不见、潜西退叟。一树梅花新月夜,问诗僧魂魄归来否。空亭畔,独搔首。

【注释】

郫县:今四川成都东郊郫县,李名作桢,是当地进士。庚辰:即康熙三十一年。广东知县:指作者的同僚王士祺。

【译文】

在东湖梦醒后,我喜见良友相聚,携手畅游。

楼阁参差池沼固,一片残荷疏柳,惜词人停车较晚。

古柏凌霄垂荫远,卫公亲植大盈亩。树如此,人非旧。

夕阳渐渐侵衣袖,又眷怀龙藏烟霞,洞天别有。

联袂重经清静地,更扰禅门蔬酒。惜不见潜西退叟,一树梅花新月夜,问诗僧魂魄归来否。空亭畔,独搔首。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之作。诗人在梦中与李作桢相遇,相叙友情,共话人生。诗中对东湖美景的描绘、对友人风骨的称誉,都饱含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感情。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仕途坎坷、功业未就的感慨之情。

首句“梦醒东湖久”交代了诗题的背景。作者与李作桢久别重逢,在东湖久别重逢。梦醒之后,两人欣喜地谈论着彼此的生活和事业。

第二句“喜今番、良友盍簪,俊游携手”写两人的欢聚。他们一同游览东湖,欣赏美景,结交知己。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次相逢的喜悦之情。

接着三、四句“楼阁参差池沼固,一片残荷疏柳”写东湖的景色。诗人描绘了东湖的楼阁参差、池沼坚固,以及一片残荷疏柳的景象。这些景物为下文的抒怀作了铺垫。

“惜词人、停车较后”写李作桢的风采。他停车较晚,不愧为一位才子。这一句既赞美了李作桢的才华,也暗示了两人的友谊。

接下来五、六句“古柏凌霄垂荫远,是卫公、亲植大盈亩”写东湖中的古柏。这两句诗描绘了古柏苍翠欲滴、枝繁叶茂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东湖的美丽和悠久的历史。

“树如此,人非旧”这一句既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也是对两人友情的升华。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依然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就像这古柏一样历经风雨而愈发苍劲有力。

七、八句“夕阳渐渐侵衣袖,又眷怀龙藏烟霞,洞天别有”写夕阳下的东湖景色。诗人看着落日余晖洒在身上,不禁想起龙藏山的烟霞美景。这里的龙藏山是峨眉山的别称,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

九、十句“联袂重经清静地,更扰禅门蔬酒”描写两人经过清静之地时的情景。他们手挽着手,再次来到了这片宁静祥和之地。这里远离尘嚣,只有禅门的素食和酒水相伴。这里的清静之地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世界。

十一、十二句“惜不见潜西退叟,一树梅花新月夜,问诗僧魂魄归来否”继续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想象着潜西退叟在一树梅花的新月之夜,是否还像以前那样吟诵诗歌。同时,他也在询问诗僧的灵魂是否已经回到了人间。这里的潜西退叟是作者的朋友之一,他曾经是一位隐士,喜欢吟诵诗歌。

十三、十四句“空亭畔,独搔首”描写诗人独自站在空亭边上时的心境。他望着远方,独自搔首叹息,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感慨。

诗人用一个问句收尾:“空亭畔,独搔首”,既表达了他对朋友的牵挂之情,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也展示了他的个人品质和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