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近菊花时。抱叶蝉嘶。秋声秋色两相宜。绘出区区齐女怨,来伴东篱。
音远最高枝。不借凉飔。清风彭泽可能追。若有人号呼欲出,无限秋思。

注释:

锦城:成都。

重九:重阳节,即农历的九月九日。

公园:指作者在成都的一个公园。

又近菊花时:又到了菊花盛开的时候。

区区:微不足道,小的意思。

齐女怨:战国时期齐国女子聂政的故事。

东篱:陶渊明《饮酒》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句子,因此这里以东篱为典故。

音远:声音传得很远。

最高枝:最高的树枝。

不借凉飔(sì):不要借助凉爽的风来吹拂。

彭泽:指陶渊明。

若有人号呼欲出:如果有人大声呼唤要出来。

赏析:

这首词写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重阳时节,作者任四川转运判官时。词中通过描写成都重阳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上片首句点题,说重阳节这天天气好,可以登高赏菊。次句写公园里的人们也来欣赏菊花,增添了节日气氛。三、四句写自己虽然也在赏菊,但心中却有别的想法,因为此时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而自己却无处可去,只好在公园里徘徊。最后两句用齐女和陶潜的典故,表达自己希望远离世俗生活,回归田园的愿望。

下片首句继续写公园中的景色,说秋风已经到来,但菊花依然盛开。次句写自己想要攀爬到最高的树枝上去,但又觉得没有风力的帮助无法成功。三、四句写自己想要像陶潜那样远离尘世喧嚣,但又觉得无法摆脱外界的压力。末句写如果有人大声呼喊要他出来,那将是无限的秋思。

这首词通过对成都重阳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知识分子的压抑和排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