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噩
诗句 - 富儿重安居,贫士轻远游。:这句描绘了不同经济状况的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差异。 - 衣食苟不充,奔迸宁得休?:表达了贫困者对基本生活需求的担忧。 - 前年游稷下,将母住齐州。:提到作者在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居住过,可能是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 - 本无置锥地,故乡安可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 今当涉河洛,但为妻子谋。:表示将要离开故土,只考虑家人的未来。 - 出门瞰春光
【注释】 爱:喜欢。 碧流:清澈的水。 华觞(shāng):盛酒的器具。 清秋夜:秋天的晚上,即秋夕。 方舟:船。 辑:会集。 星河:银河。 烟树:烟雾笼罩的树木。 耸动:高耸入云。 道合情弥恋:志趣相投,感情更深。 良会:美好的聚会。 洵羡非荒宴:确实羡慕不是荒淫无度的宴会。 【翻译】 喜爱这清澈的流水,正值那凉爽的秋季黄昏。 载着酒杯的船儿,聚集了众多的名士和贤达。 在城角挂满星辰
注释: 甲午(1644年),王新亭、颖叔和我一起在秋日游览大珠山。 时愤偶不遣,迹寓情遂滞。 时有愤慨而没有机会发泄,足迹寄托了情感便滞留。 岩穴求故心,悠然复忘世。 在岩洞和洞穴中寻找旧日的心愿,悠然自得地忘记了世俗。 理杖追前贤,握手仍夙契。 拿着拐杖追随先贤,握手仍然像老朋友一样亲切。 入谷闻松声,临壑见崖势。 进入山谷听到松树的声音,靠近山涧看到山崖的形势。 清泉穿石底,奇峰表天际。
【解析】 本首诗写诗人游览庐山西涧亭,观赏了山中景色后,对主人表示的感激之情。全诗共八句,四句为一组。每组前二句写景,后二句抒情,最后两句总结全文或点明题意。第一、二组写游山所见:第三、四组写游山所感;第五至七组写游山所想;最后一组总结全文,并抒发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瀑流”“春冰”等词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石房”“松风”等词语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愉悦之情。 【答案】 译文:我手拿琴向山舍走去
这首诗是王维在石溪与友人子乔一起聚会,听远道人弹琴,遣闷之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和赏析: 第一、二句:“子乔招游石溪,与诸生会诗,听远道人弹琴,即事遣闷,示子乔” - 子乔:此处指诗人的朋友或同辈。 - 石溪: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渭南市。 - 诸生:古代学者的通称。 - 弹琴:远道人弹奏古琴,以音乐来排解心中的忧郁。 - 即事:眼前所见之事。 - 遣闷:用某种方式来消解内心的郁闷。 -
【注释】 石门寺:山名,位于今安徽当涂县东南。晓起礼佛:清晨起来参拜佛像,表示虔诚的佛教徒。遂步至南涧:于是步行到南边的山涧边。 鸟鸣春山曙,升阳暖松间:鸟儿在春天的山中啼叫,阳光温暖地照在松树之间。禅扃晨未开,随僧犹晏眠:寺院的门紧闭还没有打开,我随着僧人仍然酣睡未醒。 从容始披衣,盥漱草堂前:慢慢地开始穿衣服,在草堂前洗漱。仰见数峰峻,杳霭当晴天:抬头看见几座山峰高耸入云
岁暮,寄南山王蜀子、城北单子起【释义】:到了年尾的时候。 【译文】:到了年底的时候。 【赏析】:岁暮,即年末,指一年将要结束的时候。“寄南山”,是说自己要寄居在南山上。 莫谓众所欲,当感始难祛。 【释义】:不要认为众人的愿望都是合理的,应该开始感到很难摆脱。 【译文】:不要以为众人的愿望都是对的,应当开始感到摆脱这些愿望很难。 【赏析】:莫谓众人皆好之,勿谓众人必行之,这是《论语》里的一句话
【解析】 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八句。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和季节,写冬日的景色。“密云”二句,写冬日阴天的景象;“稍爱檐除静”一句,写冬日傍晚雪后屋檐的安静情景。颔联写对弟弟的思念;颈联写自己无车无马的闲适;尾联写自己的贫而乐的生活情趣。 【答案】 (1)译文:冬天里,我来到西庄向弟弟展示我的诗作。 ①密云结昼阴:密云遮蔽了白天的阳光。 ②回风散夕雪:回风吹散了傍晚的雪。 ③稍爱檐除静
仙观在云际之上,危级的台阶百层高。其后列着重重的山峰,矗立于高空中显得高耸而宁静。 崎岖的山路攀登至绝顶,尽是险峻的地形却也能到达平地。 这时山雨刚过,峰壑之间竞相展现出秋天清爽的景象。 放眼远眺景色无一不美,慢慢地心胸也变得开阔。 面对秋风忽然感慨万千,我的好友竟已经离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生死离别的感慨和哀思。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1. 大化转四时:宇宙的自然法则是循环往复的,四季更替就像天地间的一种自然规律。 2. 律穷数还更:到了一定的时间,万物都会经历一个周期,然后再次开始新的循环。 3. 恻念春候至: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怜悯之情。 4. 暄景为我明: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