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噩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山店 释义: 山村的小旅馆位于山谷入口处。 译文: 村边的小店依傍着谷口。 注释: "山村"指的是农村;"小旅馆"即旅店;"依"意为"靠";"谷口"指山谷入口。 树边聊小休 释义: 在树下休息闲聊片刻。 译文: 坐在树旁轻松地休息一会儿。 注释: "聊天"为闲谈
《过衡山悲叔白》是清代诗人李宪噩的作品。下面将对这首诗的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逐一展开: 原文: 半夜歌罢白衣去,郭李勋名自中兴。 千载何人解相似,无缘不遇懒残僧。 译文: 半夜歌声停歇后,我穿着白衣离去。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位名将的功业自可中兴。千年难寻的知音啊,可惜他们没有遇到我这个懒散的和尚。 注释: 1. 半夜歌罢:在半夜时分唱歌之后。 2. 白衣去:指穿着白色的衣服离开
题莱阳仲生所赠王石谷《早春小雪画卷》 - 诗句解释: - 知是右丞笔:右丞指王维,这里表达了画作的作者可能是王维。 - 画中诗思清:描绘了画中景色与诗意的清晰结合,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 柔条着春浅:描述了嫩绿的枝条刚刚露出春天的踪迹,但尚未盛放。 - 微雪比霜轻:细雪比初降时的霜更加轻柔,增添了几分生机。 - 无鸟竹间响:没有鸟儿在竹林中鸣叫,强调了环境的静谧。 - 有人桥上行
子受求余盆桂,意不可拂,临遣凝伫,诗以送之 【注释】盆桂:用盆栽植的桂花,这里指盆栽的桂花。子受:诗人的朋友。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离别时的心情。首句点出朋友请求赠送盆栽桂花,表示不能拂逆他的意愿。次句写诗人即将离开而凝神伫立的情景,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后三句写诗人在分别之际,赠给友人一首诗作为纪念和祝福。 早岁从西郡,茫茫二十春 【注释】西郡:即长安,当时是唐朝的首都。茫茫
《归南村》 注释: 已知乡路近,原上有新瓜。——已经知道回乡的路不远了,原野上长满了刚摘的瓜果。 旷野风催雨,孤村客到家。——旷野中风雨交加,一个孤零零的村庄里来了客人。 山楼先树出,松径隔溪斜。——山楼上已经种好了新树,松林小径隔着溪流向远方延伸。 聊得闲园里,应开栀子花。——在闲静的花园里稍事停留,应当是栀子花开了吧。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归乡途中的景色和感受的小诗。诗人通过对家乡的描绘
【诗句释义】 1. 别绪沈方弭:别绪,指离别的愁绪;沈方,指沉静地;弭,停止。 2. 因闲忽暂投:因为闲暇时突然投宿。 3. 中宵感微梦:半夜时分做了个轻微的梦。 4. 明日又新秋:明天又是一年中的新秋时节。 5. 稍念音容阔:稍微思念着远方亲人的音容(音容:声音容貌)。 6. 偏惊时序周:偏(副词)使惊异的是季节在不断推移。 7. 即今难自遣:如今难以自我排遣。 8. 况是去年愁
海南寺感旧 昔日海南寺,松杉荫绿苔。小堂曾乞住,荒径独寻来。僧殁鹤犹在,客稀花自开。临风伫遥念,欲去重徘徊。 注释: 1. 昔日海南寺:过去在海南寺的时候。 2. 松杉荫绿苔:松树和杉树的树荫下长满了青苔。 3. 小堂曾乞住:曾经在一个简陋的小房子里住过。 4. 荒径独寻来:独自一人走在这荒芜的小路上。 5. 僧殁鹤犹在:和尚死后,鹤还在。 6. 客稀花自开:客人少了,花儿自然就开放了。 7.
释义: 远离世俗的人事,我的性格日益深沉。 我怎敢贪图时人的恩宠,却恐怕违背大众的意愿。 在淡泊中我独自欣赏,尘世外或许有知音。 再次感怀相聚之意,尊前吟诵《劝止吟》。 译文: 远离世俗的人事,我的性格日益深沉。 我怎敢贪图时人的恩宠,却恐怕违背大众的意愿。 在淡泊中我独自欣赏,尘世外或许有知音。 再次感怀相聚之意,尊前吟诵《劝止吟》。 注释: 自于人世远,僻性日深沉:远离人间琐事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山中寻王蜀子,晚归东村 - 注释:在山上寻找隐居的王蜀子,晚上返回东边的村庄。 - 译文:作者在山上寻找隐居的王蜀子,傍晚时分回到了村庄。 2. 心识幽栖处,闲寻未觉劳 - 注释:心中有了对幽静隐居地的识别,虽然闲适地寻找却没有感觉到劳累。 - 译文:心中已经识别出隐居的地方,即使悠闲地寻找也没有感到劳累。 3. 山深落日近,秋尽暮天高 - 注释:山深,落日临近
【注释】 理数:道理。无据:没有根据。文章:指诗。关:相关联。消意气:消磨意志气。解:解脱。郁襟颜:郁结在胸中的忧愁。偃蹇(yǎn jiǎn):傲慢自大。萧条:冷落。闲:恬静。幽人:隐士。随意:任意。看秋山:欣赏秋景。 【赏析】: 《咏下第,寄王蜀子》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言律诗组诗作品之一。此诗为第一首,写诗人落第后的心情和态度。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首句“理数全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