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歌罢白衣去,郭李勋名自中兴。
千载何人解相似,无缘不遇懒残僧。
《过衡山悲叔白》是清代诗人李宪噩的作品。下面将对这首诗的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逐一展开:
原文:
半夜歌罢白衣去,郭李勋名自中兴。
千载何人解相似,无缘不遇懒残僧。
译文:
半夜歌声停歇后,我穿着白衣离去。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位名将的功业自可中兴。千年难寻的知音啊,可惜他们没有遇到我这个懒散的和尚。
注释:
- 半夜歌罢:在半夜时分唱歌之后。
- 白衣去:指穿着白色的衣服离开。
- 郭李勋名自中兴:指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位将军的功名可以再次振兴。
- 千载:形容时间久远,一千年。
- 何人:谁。
- 解相似:可以理解为有相似的人。
- 无缘不遇:没有缘分遇到。
- 懒残:《南史·卷七·列传第一》:南朝齐梁间诗人阴铿与徐勉友善,因贫不能常相聚,勉曰:“君既有心于诗,吾亦无劳相苦,但恨阴公(按:阴铿字公)无相知之耳。”勉即以“清江一曲远,长制作愁生,寒山唯落晖,疾风吹归艇”四绝相赠,铿答曰:“谢公终一起,临海欲为文。高谈竟不就,一醉尔复醺。吾祖凋零晚,吾衰久矣夫。安仁辞九列,良武惜微军。今贤未为贵,明主方见亲。如何谢庭里,不作美人家!”勉曰:“‘闲情莫已信,诗道日俱新’。公既佳此韵,吾亦不相逼。”勉即命驾还都,铿遂赋《休沐归东观》,勉答之云:“倦客思南亩,迁流愧北辰。高谈虚皓首,深坐尽朱鳞。薄宦惭千里,清言慰九春。何时闻好语?”后铿卒于家。“懒残”指阴铿,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因生活困难而未能充分发挥其文学才能。《南史》中记载了这段友谊的故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郭子仪和李光弼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他们功成名就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自己的境遇,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辛酸。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内涵。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这首诗不仅是对两位历史人物的颂扬,也是对人生际遇的一种抒发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