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噩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远流极地尽,绝顶造天杳。寒月天中生,峰势杳边小。 - 解释: 形容水从很远的地方流来,到达极点后又消失在天际。寒冷的月亮在天空中升起,照亮了山峰的形状,显得山峰很小。 - 注释: “远流极地尽”:水流很远,到达极限。“绝顶造天杳”:山的最高处消失在天际。“寒月天中生”:寒冷的月亮在天空中升起。“峰势杳边小”:山的形态显得很小。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壮阔而幽静的画面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湘江为背景展开叙述。首联写长沙的盘盂周秦遗物之重,以及儒术法家对三代的效法。颔联写长沙的繁荣景象,盛世不复古,何贵麟与凤?颈联写诗人归园后的感慨,太傅安在哉?城郭人民众。尾联写诗人归隐的心情,嗟我非其才,归园学抱瓮。 【答案】 过长沙 盘盂周秦遗,宝之万镒重。 儒术法三代,迂阔乃无用。 盛世不复古,何贵麟与凤? 旧宅湘水头,聊过一帆送。 太傅安在哉?城郭人民众。
【题解】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一幅《溪山秋居图》。全诗以诗人自况,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注释】 ①定边侯:古代官职名,指封赏边境的侯爵。 ②龟兹:古国名,今新疆库车一带。 ③尉头:地名,不详。 ④羊裘:指穿着羊皮袍子的人,即隐士。 ⑤东山:山名,在浙江绍兴市东南,因晋代谢安退居于此,故称东山。后泛指山林。 ⑥蛮荒:荒凉、不文明的地方。 ⑦猺獞: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舟行感寓,示闲云 两足日著土,闲居淡无味。 登舟未半程,举步思履地。 系缆争上坡,如恐不容遂。 乘风亦可悦,水懦固无畏。 徒以人情乖,嗜乐轻其易。 子者皆非美,夺者罔不贵。 物理苟不推,耄老同儿戏。 注释: - “两足日著土”:比喻人的生活像泥土一样平凡无奇。 - “闲居淡无味”:形容生活过得无聊,没有乐趣。 - “登舟未半程”:比喻人生旅途的开始阶段,还没有走到一半。 - “举步思履地”
下面是对《哀岑溪仆薛桂》的逐句翻译: 1. 生者竟然像什么,死后也只不过是空无一物而已。 2. 死后在故乡的宅院里,有父亲、兄弟、妻子儿女。 3. 活着的时候无法可想,死了以后事情仍未能停止。 4. 死后丧事发生在他乡,死亡的日子声音就更加悲凉。 5. 唉呀!你跟着官府四处游历,却不留下真实的姓名。 6. 打算报应他的家人,但不知道他们住在哪里。 7. 埋在北原上,累累地堆满了蛮族的坟墓之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朗读、理解,以及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本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内容为作者在粤中留别,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 【答案】 居者冷悄悄,行者纷蹙蹙。生人有别离,谁禁拭双目?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平乐与同乡刘明府相别。首联写诗人因误入剡溪而遇石邱;颔联写诗人停棹欢然,感念故人,但天涯路远,相逢难期;颈联写云山渺远,江郭暮霭,依依惜别;尾联抒发分舟还顾之情。“会合”二句,写诗人的离情,“良”字下得含蓄蕴藉,语意双关。 【答案】 译文: 屡经错误,才到剡溪访友,却遇上了石邱(友人)。 停下船来畅怀一乐,感叹天之涯海之角,故乡遥远。 云山无边,江郭暮霭,依依惜别
【注释】 过藤县:经过藤县。藤县是宋代的地名,今属广西藤县。感:感动、感叹。秦少游: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江苏高邮人。北宋词人,有《淮海集》。藤州:今广东藤县。古藤州:指藤州城。 放还:被贬官后返回原任。棹:船桨。洋洋:水波荡漾的样子。委:投、落。紫藤下:指藤州城内紫藤树之下。魂魄归淮扬:指魂归故乡。 藤江渡:即藤江口。平冈:平坦的山岗。遗址:遗迹。烟水:雾气与水流
碧峰如屏列,澄江如镜渟。 镜中映碧嶂,锦绣入空明。 系舟泊翠微,幽情自得宁。 散步临清流,移情歌雅声。 静夜思无眠,圆辉犹方盛。 赏析: 《题泊处江山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此诗为其中第一首,描写了美丽的山水风光。 碧峰列似屏,澄江渟如镜。 碧峰如同排列整齐的屏风,清澈的江水就像一面明镜。 镜中映碧嶂,锦绣入空明。 江水中的倒影如同锦绣一般绚丽多彩,让整个空间都显得明亮而清晰。
【注释】 1. 感秋:感叹秋天。 2. 忆昔:想起过去。 3. 时令喜当秋:当时正是秋天。 4. 披爽身且健:披上清爽的衣服,身体也感到健康。 5. 凌高志方遒(qiú):意气奋发昂扬。 6. 纤翳澄(yì):微风轻扫,云层散开。 7. 繁缛收:纷乱的事务被处理完毕。 8. 人事漠不与:人世的事情与我无关。 9. 焉知悲与愁?:哪里知道悲伤和忧愁呢? 10. 倏忽三十载:转眼间已经三十年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