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王朝的失望和不满。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哀馀皇城濮之兆报在泌,会稽已作姑苏地。 - 哀余皇:哀悼我皇。 - 城濮之兆:城濮之战的征兆。 - 报在泌:消息传到泌县。 - 会稽:今天的绍兴。 - 作姑苏地:变成了姑苏之地。 2. 或思或纵势则悬,后事之师宜可记。 - 或思或纵:有时想有时放纵。 - 势则悬:形势就悬了。 - 后事之师
【诗句翻译】 雪后我过滁州朱虎臣大令邀我去看丰乐亭醉翁亭并拓碑见赠。 昔日人四十就称为翁,如今我早衰是否要相同。 我来作客翁作主,惭愧没有好文章来追宗工。 文章偶然是游戏,宾客可以欺骗儿童。 如何一代论风雅,门生竟然相推崇。 故人途中遇到朱公叔,邀请我来欣赏西南峰。 丰碑屹立恣摹拓,老梅妩媚藏深丛。 群山奔赴雪初霁,涧泉一夜添清潨。 亭前置酒当日暮,山僧秉烛头如蓬。 诗人循吏自有在
【译文】 大沽舟中闻友人谈都下近事: 世事艰难,百计无一可为。 千钧之重悬于一线之发,狂澜欲转舵头。 少年锐气,侧目自顾如朵。 出门占同人,立谈侈负负荷。 江湖望南斗,中夜重起坐。 之子亦可念,世路殊测叵。 痴儿已见几,谓迟恐不果。 我倦答痴儿,月固不胜火。 【注释】 事亦有至难,百为无一可:事情也有极艰难的,百般做法没有一样能成功的。 濯濯少年锐:形容少年的锐气。 横眉侧目:斜着眼
【解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应友人之邀赴任时作,表达了诗人在宦海浮沉中仍念民生疾苦的情怀。 “天道宁教裨灶知,忧时未用苦吟诗”:天道岂能让裨灶预知?我忧虑国事,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所以写些抒发愁绪的诗罢了!“天道”,上天的意思,指命运;“裨灶”,古代传说中的占卜者,这里比喻命运之神;“宁教”,怎么能够、哪里能教;“忧时”,“忧国事”;“未用”,不能,没有施展。这两句说:上天怎么能让我裨灶先知呢
大沽舟中闻友人谈都下近事:在天津的船上听到我的朋友们谈起京城的近况。 灵苗与毒草,辨别几微间:比喻人的品质和行为。 可怜采药人,荷锄入名山:指那些隐居于深山之中、以采集草药为生的人。 众中野狐禅,说法亦点顽:形容那些人虽然有学问,但仍然愚昧无知。 白日真飞升,何须论九还:意思是说,人们不需要再去追求什么神仙之道,因为已经达到了一种境界。 群生无主宰,天实假神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解析】 “鱼鳞万灶”句:形容建筑的宏伟,楼高百尺。“悬榻有心孰冠冕”,言有远大志向和抱负,不计较功名。“撰碑无愧已山丘”:意指立下功德碑以告慰地下之魂。“欲东栾伯终吾师”,言要像东晋名将刘琨那样报效国家。“豪举平原岂壮游”:言要像平原君那样建功立业。“赋罢青蝇退无闷”,意谓诗作完成后,没有烦忧。“料量诗卷载清秋”:言诗人的诗作如同秋天的清泉一般,源远流长。 【答案】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友人的
同橘叟江亭看雪兼柬陶庵默园 西山寒色侵窗棂,觑眼浩荡关扃。 并载耸肩冲冻出,尖叉冷峭谁应听? 旧题年月暗尘壁,劫后好事如晨星。 昨者旌旆照原隰,珠襦玉匣藏神灵。 彤帷雨泪洒阳燠,光景似塞衔悲人。 痛定伛偻拨灰话,过市对酌倾空瓶。 二客后至赴盛集,遥想宣劝杯无停。 禁体号令严白战,主人拥被君当醒。 当时入地报分寸,关心丰歉烦明廷。 梦寐恍惚那忍说,瑞应屏绝还讲经。 高寒天上试回望,玉戏切莫忘江亭。
纪朱总兵洪章事 每饭意不忘钜鹿,眼前魏尚翻为戮。 少年不自惜功勋,垂老对人羡蒲谷。 苍头特色黔中黔,太守益阳与薰沐。 颍川骂坐雄万夫,酒失岂真弃心腹。 一为楚将亦冠军,迁地为良敢雌伏。 屯兵坚城势欲绌,连营百里气转蹙。 忽惊地道隳垂成,四百儿郎糜血肉。 即今丰碑龙脖子,空使诗人叹同谷。 破敌收京谁第一,再接再厉疮痍复。 冲锋让前受赏同,公等因人何碌碌。 当时大树耻言功,今夕灞陵还止宿。
淮北行 三占从二弗汝徇,千仓万箱正营建。 通均合作仿彻田,本末相维若徵券。 众擎易举始无亟,众志成城畴敢慁。 观成为报老尚书,日影量砖料健饭。 众商乐业官课最,明年我亦占肥遁。 注释: 1. 三占从二弗汝徇:三个地方都遵循着某种规矩或习俗。 2. 千仓万箱正营建:储存着大量的粮食和箱子正在建设中。 3. 通均合作仿彻田:通达公平,共同合作模仿古代的耕种制度。 4. 本末相维若徵券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淮北行 汉安县官擅煮海,牢盆计臣持国宪。 关中豪姓皆素封,强干弱枝谋岂远。 江淮自昔拥盐利,乱后公私叹重困。 建瓴蜀船势莫御,齐豫捆输亦殊健。 翳我追维陵替由,商面改票票改贩。 长沙经济世无匹,救弊权宜暂相遁。 湘乡戡乱务宽大,一时纲举从谦逊。 正阳五河假苗李,反侧羁縻难具论。 承平官吏病因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