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宁教裨灶知,忧时未用苦吟诗。
一官江海归何日,满目流亡念在兹。
竹木劳人怜我拙,斗钟为德恐君疲。
长堤障水无穷利,远迹涂山问导师。
【解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应友人之邀赴任时作,表达了诗人在宦海浮沉中仍念民生疾苦的情怀。
“天道宁教裨灶知,忧时未用苦吟诗”:天道岂能让裨灶预知?我忧虑国事,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所以写些抒发愁绪的诗罢了!“天道”,上天的意思,指命运;“裨灶”,古代传说中的占卜者,这里比喻命运之神;“宁教”,怎么能够、哪里能教;“忧时”,“忧国事”;“未用”,不能,没有施展。这两句说:上天怎么能让我裨灶先知呢?我担忧国家大事,但又不能施展我的才干,所以写了一些抒发哀愁的诗罢了。“一官江海归何日,满目流亡念在兹。”: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京城,看到百姓流离失所而思念他们呢?“一官”,做官;“江海”,泛指南宋朝廷(或作者自己);“归何日”,何时回去;“何日”是疑问词,“兹”指代“民”。这两句说: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京城,看到百姓流离失所而思念他们呢?
“竹木劳人怜我拙,斗钟为德恐君疲。”:竹子树木因为人们的劳作而感到辛劳,我却因为笨拙而自叹无能,您为了百姓而操劳,恐怕也累得够受了!“竹木”,泛指南宋朝廷的官员们(或作者自己);“劳人”指那些为生计而奔波的人;“怜我拙”,怜惜我笨拙;“斗钟为德”,指以身许国的崇高品德;“恐君疲”,恐怕你太累了!这两句说:竹子树木因为人们的劳作而感到辛劳,我却因为笨拙而自叹无能,您为了百姓而操劳,恐怕也累得够受了。“长堤障水无穷利,远迹涂山问导师。”“长堤”,大坝;“障水”,挡水;“涂山”,地名,今山东滕县北有涂山湖。这两句说:长长的堤坝挡住了河水,使河川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和活力,我离开故乡去外地任职,现在又来向您询问治水的要领。“长堤”,指修建的长堤;“障水”,阻拦水流;“涂山”,地名,今山东滕县南有涂山湖。这两句说:长长的堤坝挡住了河水,使河水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和活力。我离开家乡到外地去任职,现在又要来向您请教治理黄河的要领。“赏析”:《答冯梦华太守次冯庵原韵》为南宋诗人王炎所作。王炎字彦晖,号东门野客。建安郡人,绍兴二年进士。曾任户部尚书兼权刑部侍郎等职。这首诗是王炎晚年应友朋之请赴任时写的。首联点题,表明自己虽为高官,但却未能施展才华。颔联抒发了对百姓的关怀,表现了诗人的爱国之情。颈联说自己虽然不能为国家作出贡献,但是也不愿成为您的累赘。尾联则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劝慰。全诗语言平实而含蓄,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