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伊兰
读列女传 我披《列女传》,怀古心长悸。 忠孝节义风,罗列类略备。 注释:我翻阅《列女传》,心中充满了感慨和不安。 《列女传》是一本记录古代女性贤良淑德、忠孝节义的故事的书籍,其中记载了许多女性的事迹,展示了她们的风采。 闺阁垂师表,摹仿匪易易。幼读《女孝经》,晨昏殊自愧。 幸生贤女后,所学为何事。不见蓬户女,书史未睹记。 注释:在闺阁中悬挂着老师表,模仿别人并不那么容易。小时候读《女孝经》
微云点缀有无边,咫尺红墙望邈然。 记取浣纱河畔路,碧虚清浅自年年。 迢迢一水隐星妃,惆怅仙游旧迹非。 我亦乘槎怀远想,只愁无学辨支机。 注释: 1. 微云点缀:形容微云如同珍珠般点缀在天际,给人一种无限遐想的空间。 2. 咫尺红墙:指眼前的红色城墙,距离很近,却感觉遥远。 3. 记取浣纱河畔路:指记住在河边的路,可能是为了回忆某个地方。 4. 碧虚清浅:形容清澈的水面像碧玉一样透明而浅淡。 5
【注释】 出山:离开山林。 惟见竹:只见竹林。 绿阴:青翠的树叶,指竹林。 莲池:佛家语,指莲花池塘,即寺庙前的池塘。 安禅构茅屋:在寺庙前建了一间茅草屋。 高踪西去久:高僧的踪迹已经远去很久。 衣钵:佛家语,指佛教的袈裟和钵盂。 转怜名利辈,抗尘空逐逐:我不禁同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他们像尘土一样四处追逐。 晚钟云外来,催我还辕速:傍晚的钟声从远处传来,催促着我赶紧回家。 【赏析】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漫成”点明了题意,即随意写成的诗。首句写樱桃已熟,笋芽儿抽发,春已老去,而西泠女士家却还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第二句是说拆到棉衣刚要曝晒,就见画楼上落了杨花。第三句是说画楼上杨花正好落在了画楼里,第四句是说西泠女子刚刚在楼上赏花,就听到有人唱起曲子来了。这两句都是以乐景衬哀情。全诗语言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可爱,富有生活情趣,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享受。 【答案】 译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诗句解释: 1. 佛火钟鱼绀院幽:佛火,佛教传说中的一种火焰,象征着光明与智慧。这里的“佛火”比喻着某种神秘的力量或信仰。“绀”,深蓝色,这里指颜色。“绀院”,深邃的庭院。"幽"意味着深远、静谧。整句的意思是,在深邃而宁静的寺院中,似乎能感受到来自远方的一种神秘力量。 2. 佩环谁忆六宫游:佩环,古代妇女身上的装饰品,通常由玉制成
偶吟 寂坐山房里,尘心销几许。 残灯黯无光,烟外闻人语。 注释: 偶吟:偶然吟诵。 寂坐:静静地坐着。 山房:指书房。 销:消磨。 几许:多少,一点儿。 残灯:点着的油灯。 黯:暗。 无光:没有光亮。 烟外:烟霭之外,指外面。 闻:听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独自在山房中吟诗作画,以寄托自己的情怀。 首句"寂坐山房里",交代了主人公独坐的位置和心境。寂静的环境,让主人公的心更加安静
【注释】 吟红阁:指诗人的书房。小坐:闲坐、静坐。尘积借风除:尘埃积聚,借风一扫而空。屋敝延花补:《易林》中有“敝屋延花”之句,此处用此典意谓陋室生辉。山云:指云雾。觑(qù):窥视。无:通“毋”,不要;勿;不要。滃然:浓密的样子。入牖户:进入窗户。牖:窗。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诗。全诗以清幽淡雅的笔墨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现了作者在自然之中怡情养性的生活情趣。 首句写屋中的尘垢被风吹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所作的一首五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春归新绿满园赊,节近清和暖渐加。" - 春天回来了,新绿覆盖了整个院子,天气逐渐温暖。 2. "连日好风催楝子,一溪流水落松花。" - 连续几天的好风使得楝树的果实(楝子)被吹落,一条小溪的水面上飘满了松花。 3. "乌丝界字临多宝,香篆萦帘诵《法华》。" -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以下是逐句释义: 1. 我辈联群互唱酬,楼延暮霭尚句留。 - 这句诗描绘了词人在雨中登望湖楼的情景。"我辈联群"表示作者与朋友们一起聚会。"互唱酬"表示大家一起唱歌作答。"楼延暮霭"指的是夕阳下的云彩笼罩在楼阁上。"尚句留"表示他们还在讨论诗句。 2. 四围烟雨凉无际,一片云山淡入秋。 - 这句诗描写了望湖楼周围的景色
秋日再过葛岭 无复西湖纵夜游,椒房恩宠一朝休。 夕阳依旧南朝树,蟋蟀于今半壁秋。 孱弱官家裘仅委,颓唐国事水空流。 华堂歌舞都非昔,衰草寒云起暮愁。 注释: 1. 无复:再也没有。 2. 纵夜游:纵情游赏夜景。 3. 椒房:即椒房殿,汉明帝时所建,是皇帝的寝殿,以产椒和香而得名。这里泛指皇宫。 4. 朝休:一朝之间。 5. 半壁秋:指秋天的景象。 6. 孱弱官家裘仅委:形容国家政权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