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廷华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缘起 双丸如驶等闲过,虚掷韶光可奈何。 乍往还惊朝露逝,稍蹉跎讶落花多。 百年身世同樵牧,吾党因缘结啸歌。 行乐及时休放过,愿随诸老醉颜酡。 注释:1. 壬申十二月四日:壬申为农历年份,十二为月份,十二月四日即壬申年十二月的第四天。陶社消寒是古代文人的一种雅集活动,通常在寒冬腊月举行,以取暖驱寒。2. 双丸如驶等闲过,虚掷韶光可奈何:双丸指车轮
【注释】: -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 - 壬申年,即公历12月,为农历十一月。 - 陶社,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场所。 - 消寒,即在寒冷的冬天中寻找娱乐的方式。 - 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这是一次聚会,与会者共同欣赏并讨论了二十首诗歌。 - 绝世聪明百艺精,隽才美质玉壶清。 - 绝世聪明:形容人的才智超群,无人能及。 - 百艺精:指各种技艺都非常精湛。 - 隽才美质
【译文】 在寒冷的冬日,焚香扫径以迎接高轩的到来,又喜冲寒来到小园。 社稿想要刊发,商榷再三再正,文征等待梓木拟重论。 旧交寥落风云冷,今雨联翩笑语温。 堪羡瑶斋多韵事,十年醉墨展秋痕。 【注释】 壬申:壬申月,指农历十一月。 十二:指十二月。 分呈:分别呈献。 陶社:即“陶社”,是清代诗人袁枚所建的诗社。 消寒:消暑降温。 第一集:诗社的第一组作品。 缘起:诗歌开头的一段序言。 迎高轩
诗句释义: 1. 勿谈往事乱人思,穷达嚣嚣善自持。 - "勿谈往事":表示避免谈论过去的事情,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思考或情绪波动。 - "乱人思":扰乱人的思考。 - "穷达":指贫穷和富有。 - "嚣嚣":形容喧闹,纷乱。 - "善自持":善于自我约束,保持冷静和理性。 2. 鲭冷侯门甘淡泊,马空冀野枉奔驰。 - "鲭冷":形容鱼的味道清淡,没有味道。 - "侯门":古代指贵族或权贵之家。 -
故家乔木老盘根,苍翠离离庇后昆。 自是勺轩有贤嗣,不徒延庆得文孙。 注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故家的大树根深蒂固,它茂盛苍翠,庇护着后代子孙。自那时起,我家就有贤能的后代,不仅仅是庆祝延禧得到了文孙。 祖宗种德源流远,子弟联芳道义敦。 注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祖宗们种下的美德和善行流传至今,他们教导我们遵循道义,我们也将这种美德传承下去。 伫看润园荣草木,再游佳胜倒清樽。 注释
【注释】 壬申:即万历三十五年(1607),是诗人四十岁的一年,时值隆冬,故作此诗以自励。陶社:指诗人与友人的诗社。消寒:古代风俗,农历十月过后,人们就进入深冬,天气寒冷,为了驱除严寒,便在室内焚香烧烛,饮茶吃饼,称为“消寒”。第一集:指诗歌的第一部分。分呈众览:指将这首诗分别献给朋友们。二十首:共二十个题目。缘起:这是诗题。 【译文】 夜以继日地钻研经籍,冬天里两度因伤神而苦恼。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缘起 诗句解释: - 珍藏遗著卜灵蓍: 指珍惜并收藏着古代的占卜用具“蓍草”,象征着智慧和预测未来的能力。 - 终有刊时弗憾迟: 即使最终没有机会出版,也无遗憾(因为时机尚未成熟)。 - 绳武未赓麟趾什: 比喻希望子孙能够继承祖业,如同麒麟脚般有力。 - 正襟那羡虎头痴: 表示虽然羡慕那些像老虎一样威猛的将军,但更希望自己端正态度,不失去本心。 -
壬申年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诸子。 这是一首写冬日聚会的诗歌,描绘了冬日的景色和聚会的欢乐气氛。下面逐句解读: 风雪长途赋载驰,迟君别馆话心期。 【注释】风雪中行走,形容旅途艰难;迟君指诗人自己。这句话描绘了冬日里旅途的艰辛,以及与友人相聚时的兴奋心情。 竹林兴好呼朋候,客舍人稀瀹茗时。 【注释】邀请朋友到竹林中聚会,形容友情深厚;瀹茗指泡茶。这句话描绘了冬日里与朋友相聚的快乐时光
壬申年十二月四日,我参加陶社消寒第一集的聚会。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饮酒豪吟的喜爱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友情的珍视。 使君:指主人或主办者。对酒:面对美酒,豪吟:大声吟唱。莫放杯空不断斟:不要让酒杯空着,要不断地斟酒。百尺楼台高士梦:指那些在楼台上吟诗作赋、追求高远理想的人。他们如同百尺楼台,高高在上,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卅年缟纻故人心:三十年来,我一直怀念着故人的友情。缟纻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徵文考献愿弥奢,骨董穷搜谢傅家。 - 解释:我渴望着文学和学术的征文考献,愿意付出巨大的努力去搜寻珍贵的资料和文物。 - 译文:我希望通过文学和学术的征文考献,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同时也希望能找到更多的珍贵资料和文物。 - 黑夜寒江生脱险,秋坟枯树死开花。 - 解释:在寒冷的冬夜中,我在寒江中找到了一条出路;而在秋天的坟墓旁,枯树竟然活了过来,开出了花。 -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