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扫径迓高轩,又喜冲寒莅小园。
社稿欲刊商再正,文徵待梓儗重论。
旧交寥落风云冷,今雨联翩笑语温。
堪羡瑶斋多韵事,十年醉墨展秋痕。

【译文】

在寒冷的冬日,焚香扫径以迎接高轩的到来,又喜冲寒来到小园。

社稿想要刊发,商榷再三再正,文征等待梓木拟重论。

旧交寥落风云冷,今雨联翩笑语温。

堪羡瑶斋多韵事,十年醉墨展秋痕。

【注释】

壬申:壬申月,指农历十一月。

十二:指十二月。

分呈:分别呈献。

陶社:即“陶社”,是清代诗人袁枚所建的诗社。

消寒:消暑降温。

第一集:诗社的第一组作品。

缘起:诗歌开头的一段序言。

迎高轩:迎接高轩。高轩,指高官贵人的车马。

又喜:又高兴。

莅小园:来到小园。莅,到达,来临。

欲刊商再正:想刊发,商量再正。

商再正,商议后再校正。

重论:再次讨论。

旧交:过去的朋友。

寥落:稀少、冷落的意思。

联翩:连续不断的样子。

笑语温:笑语温暖。

瑶斋:用玉砌成的斋室,这里指作者的书房。

多韵事:有很多有趣的事。

秋痕:秋天的景色,这里指秋天的诗意。

【赏析】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缘起》是一首七律。此诗写于壬申年(1722)十二月,作者应友人之邀,为“陶社”所作。

诗中首先写诗人在壬申年冬天到来之际,为了迎接高轩驾到,特地清扫了门前的道路。接着诗人又感到非常高兴能和高轩一起度过寒冬,来到了小园。

接着诗人对这次聚会的准备工作也做了交代,他说要准备社稿,进行刊发;还要准备文稿,进行梓刻。

接下来一句诗是全诗的转折句,也是全诗的重点所在,诗人通过对比来写此次聚会的不同感受。他说以前和朋友交往时,总是很热闹;但今年冬天却感觉冷清,而这次聚会却让所有的人感到温暖如春。

最后两句诗人说羡慕那些有才华的人能写出许多有趣的事情,而自己虽然有才,但却只能写下一些枯燥的诗句,不能像他们一样写出很多有趣的故事。

这首诗是一篇描写聚会的佳作,通过对比和转折来突出这次聚会的独特之处。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这次聚会的观察,写出了自己的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