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廷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先指出诗句的内容,然后分析运用的手法及其作用。最后再谈谈个人的感受即可。 (1)“昔年乘兴屡联吟,阔别多时感慨深”,此句是说过去我们常常在一起饮酒赋诗,如今却久别了,对此深感感慨。 (2)“芳草乍曾经雨洗,垂杨渐有向春心”,此句是说刚刚经过春雨的洗刷,草地显得更加嫩绿,杨柳也似乎有了春天的感觉。 (3)“再看庾亮楼头月,重理成连海上琴”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 缘起 理学名孺泽孔长,濂溪氏族盛江乡。 逵鸿振羽仪宾馆,海燕和鸣入射堂。 才识到今推艺苑,文章自昔重胶庠。 西郊十里寻芳草,出郭先闻翰墨香。 注释: 壬申年,即公元1522年。十二月四日,是诗人参与陶社消寒诗会的日子。陶社,又称“陶唐社”,是一种古代文士聚会的场所。 理学名孺泽孔长,濂溪氏,指的是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以及朱熹等人的家族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 缘起: 八斗鸿名海上驰,罗胸美富等蟠螭。 昔年曾入红莲幕,今日尤工白纻词。 乱世文章贱金石,后雕松柏证襟期。 闻君岁暮将归里,再与荒伧醉一卮。 注释: 壬申:指壬申年,即天宝十一年(752)。 陶社:唐时文人结社的场所。消寒:指消夏。 八斗:形容文才极高。鸿名:大名声。 海驰:比喻名声远扬。罗胸:指胸膛,也泛指心胸。美富:美好富裕。等蟠螭:比拟龙
【注释】 步韵和徐慎侯先生六十述怀八首:徐慎侯,即徐渭,字惟赤,号青蚓。明末清初画家、文学家,与陈继儒、李流芳并称“江南三大家”。这首诗是作者应友人之请而作的诗。 平步青云:意指官运亨通,一帆风顺。 识涂老马:喻指年事已高的人。 输君古谊投胶漆:意为向友人表示敬仰之情。 愧我新词获品题:意为惭愧自己没有才华。 文取北山冠早挂:意为学问渊博如北方山中的松树一样,帽子早戴在头上了。 祚绵东海首同低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 缘起: 海上栖迟快朵颐,入林把臂日酣嬉。 前程未展鲲鹏志,幽愤难教鹈鴂知。 一舸鸱夷载西子,几人萍聚听南词。 沙鸥最是多情侣,与尔联盟共赋诗。 注释: 海上栖迟:形容在海上游历、休息的生活。快朵颐:指吃得开心、满足的样子。 入林把臂:进入树林,手拉手一起嬉戏。日酣嬉:整天欢欢喜喜地玩耍。 前程未展:比喻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没有完全展开或者实现。鲲鹏志
【解析】 这是一首题咏诗,是作者在陶社消寒集上的二十首诗之一。从内容看,这是诗人对当时文人聚会的评论,也是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我评价。“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说明这首诗作于癸未(1343)年冬。 【答案】 (1)绿蚁红泥:形容酒色。红泥,指酒坛。(2)只鸡斗酒:只准备一只小公鸡和一壶酒。斗酒,指少量的酒。表示节俭之意。(3)苍髯耆硕:指老成持重、有成就的老年人。千龄聚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缘起 虞庠敬老首乡耆,八秩华龄共祝釐。 齿德俱尊今柱石,清高无比古宗彝。 宦途扬历才惊世,泮水重游行可师。 循吏儒林应合传,此邦祭酒复奚辞。 注释: - 壬申:指的是农历的壬申年,即1672年。 - 十二月四日:具体日期没有给出,但通常指的是农历十二月初四。 - 陶社:可能是指陶渊明的诗歌社或类似的文学社团。 - 消寒第一集:可能是一个特定的聚会或活动
这首诗由徐慎侯先生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友情长久的感慨。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步韵和徐慎侯先生六十述怀八首 鹅湖听讲几春秋,杨柳池塘忆旧游。 去后云迷成幻梦,重来风顺送轻舟。 中原棋局争无巳,大陆烽烟望早收。 莫道河清邈难俟,百龄愿与共扶鸠。 译文: 在鹅湖聆听教诲多年,回想起杨柳池塘的往昔游乐。 离开之后云雾缭绕成幻境,再次到来时春风顺吹送着轻舟。 中原大地棋盘上的争斗没有尽头
诗句释义: 1. 芙蓉江上息宾鸿:这句意味着诗人在芙蓉江边休息,看着归巢的鸿雁(比喻文人)纷纷离去。 2. 独立鸡群四顾空:诗人在鸡群中显得格外显眼,四周没有其他人。 3. 腹有诗书才辟易:意思是说,因为拥有深厚的诗书知识,所以能轻易地避开世俗的纷扰。 4. 胸罗星斗气沈雄:形容他的胸怀广阔如星辰大海,气势磅礴而深沉。 5. 一枝未寄梅常绿:这里指虽然还没有寄出自己的诗作或文章
这首诗是徐慎侯先生在庆祝自己六十岁生日时所作,共八首,分别以八个字为韵脚,表达了他对自己一生的感慨和展望。 第一首:“折冲樽俎兴逾狂。”这里的“折冲樽俎”是指古代宴请时用酒杯、食具等来决胜负、定输赢的比喻。诗人说自己因为酒席上的事情过于激动,以至于兴奋得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第二首:“渔隐逍遥岁月长。”这里的“渔隐”是指隐居在江湖中的渔民。诗人说自己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远离了世俗的纷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