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步青云自有梯,识涂老马岂沈迷。
输君古谊投胶漆,愧我新词获品题。
文取北山冠早挂,祚绵东海首同低。
竹林墟墓与凭吊,一片闲云塔影西。
【注释】
步韵和徐慎侯先生六十述怀八首:徐慎侯,即徐渭,字惟赤,号青蚓。明末清初画家、文学家,与陈继儒、李流芳并称“江南三大家”。这首诗是作者应友人之请而作的诗。
平步青云:意指官运亨通,一帆风顺。
识涂老马:喻指年事已高的人。
输君古谊投胶漆:意为向友人表示敬仰之情。
愧我新词获品题:意为惭愧自己没有才华。
文取北山冠早挂:意为学问渊博如北方山中的松树一样,帽子早戴在头上了。
祚绵东海首同低:意为寿命延续像东海之水那样长,头低下,不敢抬头。
竹林墟墓与凭吊:意为站在竹林的废墟上凭吊故人。
一片闲云塔影西:意为在一片悠闲的云彩映衬下,塔的影子在西边。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八句,每句七个字,中间四仄夹一孤平,押仄声韵。起句“平步青云自有梯”,写仕途得意之状;次句“识涂老马岂沈迷”,则以老骥自比,表达对友人的敬意。后六句“输君古谊投胶漆”,“愧我新词获品题”二句,都是说自己的不足。最后两句用典抒发感慨,“一片闲云塔影西”,写诗人凭吊故人的惆怅心情。
首句“平步青云自有梯”,言自己仕途顺利,步步高升。
次句“识涂老马岂沈迷”,说自己虽然年迈,但志气不减当年,决不沉溺于酒色。
第三联“输君古谊投胶漆,愧我新词获品题”,用典故来表明自己对友人的尊敬。这两句诗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齐侯使晏子请继室于晋,曰:‘寡人闻君五纪,大夫三逝。欲纳之,而故违之,是以不获。今君将纳焉?’对曰:‘异姓,所以蕃也;君何辱于群臣。’”意思是说:齐国国君派晏子去晋国请求娶一位女子为妻,齐侯说他听说君子有五德,大夫有过三次婚姻。他想要把这位女子娶过来,但又觉得这样做对不起他的臣子们,所以迟迟不能决定。现在国君您打算把那位女子娶过来吗?晏子回答说:“不同的血缘关系,才能使家族繁衍兴旺;国君有什么理由要对群臣侮辱呢?”齐侯又问:那为什么晏子还要拒绝呢?晏子回答说:“君王您是天子,诸侯应该服从您的命令,怎么能让臣子来服从您呢!”齐侯听了晏子的话后,就答应了晏子的要求。这里晏子用“输君古谊”来谦称自己的才能,说“输君”就是“献上我的本领”,因为齐国国君要求他娶妻,所以晏子才拿出自己的本事来应付国君。而自己呢?因为年纪老了,不能再做官了,所以只能“输君”而“愧我”。这里既表现了晏子谦逊的一面,又表现了诗人谦虚的一面。
第四联“文取北山冠早挂,祚绵东海首同低”,用典故来表明自己对友人的尊敬。这里的“北山冠”、“东海首”都指的是孔子。北山冠是古代的一种礼帽,东海首则是古代的一种官帽。这里的意思是说孔子的学问已经很高了,帽子早就戴在头上了;而自己呢?却还在学习,不敢妄自尊大。这既是对自己谦逊的说明,也是对友人的尊重。
尾联“竹林墟墓与凭吊,一片闲云塔影西”,写诗人凭吊故人的惆怅心情。这两句诗出自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在这里怀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感叹诸葛亮死后仍受人们的怀念和崇敬。诗人在这里用典来表明自己对友人的尊敬。“一片闲云塔影西”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凭吊故人时的心情,也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