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干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通过秋天的景色和边城的景象,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万里萧条日影斜,天涯怅望感霜华。 (注释:万里,形容距离遥远。萧条,形容凄凉、冷清。) 译文:遥远的边疆,太阳西斜,一切都显得那么凄凉冷清。我站在这辽阔的天地间,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感叹时光流逝,岁月如霜。 2. 边城上月惊秋雁,戍客思乡忆海槎。 (注释:边城,指边疆之城。秋雁
【诗句释义】 1. 秋声八咏用杜公部秋兴八首韵 2. 蝉鸣黄叶半空山,写尽秋声入树间。 3. 月落疏桐深院静,烟迷垂柳小园关。 4. 幽怀触起移琴操,客梦惊残感鬓颜。 5. 羡尔居高声及远,煎茶清忆凤池班。 【译文】 1. 我模仿唐代诗人杜甫写的《秋兴八首》来抒发自己的秋意。 2. 秋蝉在半空中的黄叶上叫唤,把秋天的声音都写进了树梢。 3. 月亮落下的时候,稀疏的桐树在深深的院子里显得格外安静
荷沼无烦灌溉功,莲残叶尚满池中。 荷花不需要灌溉,已经残败的荷叶仍然遍布池塘。 清思徐引如听雨,小柄轻摇不待风。 思绪慢慢地展开,就像听着雨声;荷叶的小柄轻轻摇曳,不需要风吹动。 翠盖几经秋露白,水亭一角夕阳红。 荷叶经历了几场秋季的露水变得洁白,水边亭台的一角映照在夕阳下显得红色。 陂塘潋滟鸥凫静,柔舻声声隐钓翁。 湖面波光粼粼,鸟儿和野鸭静静地栖息;渔船的橹声隐隐约约
燕园小憩寄赠泰安诸同人偶然离束缚,终未脱嚣尘。 红蓼思乡国,青松见故人。 山空千佛古,池暖四时春。 寄语同舟侣,长途又问津。 释义:我偶然离开了束缚,但终究未能摆脱世俗的纷扰。看着那盛开的红蓼花,心中不禁思念着家乡;而那挺拔的青松,似乎在诉说着与老朋友的故事。放眼望去,这座古老的山峦中,千座佛教寺庙若隐若现,仿佛诉说着千年的历史;而那碧绿的池塘,四季如春,温暖宜人。在此,我想对你们说:请记得
【注释】 斗草:指古代男女青年游戏。 疑:怀疑。 莳:栽培。 鸡冠:花名,即红花鸡冠花。 叶零:叶子落下。 潇潇:形容雨声。 碎锦:形容花的花瓣像碎锦一样美丽。 聚鹬:形容花的花色聚集在一起,像一群鹬鸟。 讶:惊讶。 绛帻(zé):红色的头巾。 【译文】 曾经在斗草时看见过鸡冠花,种花有谱可循种鸡冠。 叶子落下来被潇潇的雨淋湿,花朵顶向秋天的太阳一片丹红。 在花丛中如同聚集了鹬鸟
【注释】 一幅红罗孰剪裁:红罗,红色的丝织物,这里指花。孰剪裁,即“亲手剪裁”之意。 高斋:高大的房屋。 不分老少当阶种:不论年龄大小,都把花种下在台阶上。 珊瑚:红色的珊瑚石,这里指花。 惊寒莫谓江南早:不要因为秋天来得早而感到寒冷了。 依旧春风锦绣堆:依然像春天一样百花盛开。 【赏析】 此诗首联写雁来红,次联写人赏红,三联写红随秋影到,四联写无花亦向阳。最后用反问作结,既点明主题
鸡冠花 斜斜整整遍幽蹊,一色名花肖木鸡。 移向竹篱钻土早,种来茅店傍墙低。 风摇四面秋还舞,露饱三更晓不啼。 红紫缤纷争斗艳,日之夕矣小楼西。 注释: - 斜斜整整遍幽蹊:形容鸡冠花在小路两旁盛开,形态各异。 - 一色名花肖木鸡:所有的鸡冠花都像木鸡一样,颜色鲜艳。 - 移向竹篱钻土早:鸡冠花被移植到竹篱边,很快就开始发芽生长。 - 种来茅店傍墙低:鸡冠花被种在茅草店旁,生长得比较低矮。 -
【解析】 本诗首联“顿与名山远,还同木石居”,写诗人与泰安诸同人相聚于燕园小憩,远离了喧嚣的世界,回归自然。颔联“横琴无待月,垂钓不求鱼”写诗人在燕园中以琴声自娱或以静坐来排遣心中的苦闷和烦恼。颈联“园小偏宜水,官贫尚有书”,写诗人虽居处简陋但能享受清幽宁静的环境,虽然官职卑微但还能继续读书。尾联“几竿修竹影,独坐爱扶疏”,写诗人独自坐在竹影下欣赏着竹子的风姿。赏析
惟贫病相兼,乃称寒士; 并钱漕不取,才算清官。
老吏何能,有讼不如无讼好; 小民易化,善人终比恶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