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干
【注释】 翰林:指翰林院的学士。翰林院:唐代设翰林院,掌起草诏令,编修国史,备顾问应对。 雅望:雅正的声望。 朝端:朝廷的官员。 方伯:地方长官。 清风:廉洁正直的风气。 海内:全国。 稀(xī):稀少。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诗人对邓廷楠的学识、品德和才能表示赞赏,并希望其能为官从政
华州道中望华山口号: 燕赵齐鲁山之东,自东而西中州中。五岳已览恒岱嵩,勃勃云气生吾胸。 中原山尽入陇蜀,一年两走华山麓。但见万马脊竦波涛奔,跨鸾骑凤朝天门。 缥缈玉女满头雪,欲洗不洗空留盆。饱看山色日百里,三日仍在山之根。 瓜皮皴皱斧劈谁,画工仙人五指落。太空隐隐唐槐汉柏周秦松,夜碧时或闻清钟。 安得两腋生翅飞上去,一旦三周天外之三峰,手搴脚踏千朵万朵青芙蓉。 注释: 1. 燕赵齐鲁山之东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远山皆为云,近山只见石。 注释:远处的山被云雾覆盖,而近处的山则露出石头的原貌。 译文:远方的山都被云雾遮住了,只能看见岩石;而近处的山只有石头的形态。 2. 山前石头青,山后云头白。 注释:站在山前,可以看到石头呈现青色;站到山后,可以看到云的顶部是白色的。 译文:站在山的前部,可以看到石头的颜色是青色;站立在山的背后,可以见到云的顶端是白色的。 3. 叠絮堆奇峰
【注释】: 石莱道中:在石莱(今属四川)的山间小路上行走。 万山簇立峰头直,十人肩舆行不得。 万山簇立,山峰高耸入云。行,行走;不得,形容山路险峻,难以通行。 悬崖倒盘出自穴,阴云湿衣马喷血。 悬崖,指峭壁。盘,盘旋。穴,洞口。阴云,即乌云。湿衣,衣服潮湿。喷血,形容马受惊后狂怒不已。 怪石千丈虎狼窟,飞瀑挂空碎明月。 怪石,指奇形怪状的岩石。千丈,形容极高。虎狼窟,形容险恶的地形。飞瀑
秋声八咏用杜公部秋兴八首韵 峰峦一抹衬秋晖,古木萧疏露翠微。 猿抱悬崖千丈啸,鸦栖落叶半天飞。 梵音泉石心思彻,诗境匡庐面目违。 绝顶百围吟远籁,尚留红树带霜肥。 注释: - 秋声八咏:指杜甫的《秋兴八首》。 - 峰峦一抹:形容山峦在秋天阳光下显得更加秀美。 - 古木萧疏:形容树木稀疏,给人一种萧索的感觉。 - 猿抱悬崖:形容猿猴紧紧抱住悬崖,形象生动。 - 猿抱悬崖千丈:猿猴紧紧抱住悬崖
悠然送别楚江头,沙鸟咿哇水国秋。 伴侣相依芦荻稳,呼鸣不为稻梁愁。 畅游此际应添鹤,闲悟生涯寄一鸥。 为有高人同狎处,围栏凭眺忆扬州。 注释: 1. 悠然送别楚江头:悠然,形容心情轻松自在的样子。楚江头,指长江边的江头。 2. 沙鸟咿哇水国秋:沙鸟,即沙鸥,水国,指长江一带的水域。秋,表示季节。 3. 伴侣相依芦荻稳:伴侣,指陪伴自己的事物或人。芦荻,是一种植物。稳,表示稳定、牢固。 4.
【注释】 淮南:古郡名,今属安徽。 梧桐:落叶乔木。 翠枝:青绿色的树枝。 仙露:指雨露。 【赏析】 此诗为秋声八咏组诗之一,是诗人在淮南时所作。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秋天的景色抒发了对故乡和故友的思念之情。 首联写秋色之美。“一望淮南路逦迤”,淮南,指当时的扬州一带,即今天的江苏北部和安徽南部一带。“梧桐秋色老山陂”,淮南地区多梧桐树,秋季树叶渐黄,一片萧索,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
诗句解释: 1. 不辨钟何处,声声欲暮天。 - 注释:无法分辨钟声来自哪里,它一声接一声地响,仿佛要响彻整个天边。 2. 舂容萧寺里,摇曳夕阳边。 - 注释:寺里的钟声回荡在空旷的场地上,随着太阳的西沉,它在远处摇摆不定。 3. 残响盘空际,馀音绕树巅。 - 注释:钟声在空中回荡盘旋,余音缭绕在树木的顶端。 4. 樵风穿古径,渔火动江船。 - 注释:微风吹过古老的小径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通过秋天的景色和边城的景象,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万里萧条日影斜,天涯怅望感霜华。 (注释:万里,形容距离遥远。萧条,形容凄凉、冷清。) 译文:遥远的边疆,太阳西斜,一切都显得那么凄凉冷清。我站在这辽阔的天地间,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感叹时光流逝,岁月如霜。 2. 边城上月惊秋雁,戍客思乡忆海槎。 (注释:边城,指边疆之城。秋雁
【诗句释义】 1. 秋声八咏用杜公部秋兴八首韵 2. 蝉鸣黄叶半空山,写尽秋声入树间。 3. 月落疏桐深院静,烟迷垂柳小园关。 4. 幽怀触起移琴操,客梦惊残感鬓颜。 5. 羡尔居高声及远,煎茶清忆凤池班。 【译文】 1. 我模仿唐代诗人杜甫写的《秋兴八首》来抒发自己的秋意。 2. 秋蝉在半空中的黄叶上叫唤,把秋天的声音都写进了树梢。 3. 月亮落下的时候,稀疏的桐树在深深的院子里显得格外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