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淮南路逦迤,梧桐秋色老山陂。
疏阴滴雨悬珠颗,碎影敲风扫翠枝。
客梦不如琴梦稳,雁声遥带漏声移。
石栏闲坐诗成未,仙露今宵笔底垂。

【注释】

淮南:古郡名,今属安徽。

梧桐:落叶乔木。

翠枝:青绿色的树枝。

仙露:指雨露。

【赏析】

此诗为秋声八咏组诗之一,是诗人在淮南时所作。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秋天的景色抒发了对故乡和故友的思念之情。

首联写秋色之美。“一望淮南路逦迤”,淮南,指当时的扬州一带,即今天的江苏北部和安徽南部一带。“梧桐秋色老山陂”,淮南地区多梧桐树,秋季树叶渐黄,一片萧索,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诗人用“老山陂”形容秋天的凄凉。

颔联写秋雨之密。“疏阴滴雨悬珠颗”,稀疏的树木间,秋雨纷纷落下,像珍珠一样挂在枝头,晶莹剔透,美丽动人。而雨水打在树叶上,发出清脆的声音,好像在弹奏一首优美的音乐。

颈联写雁声之高。“碎影敲风扫翠枝”,秋天到了,大雁开始南飞,它们在空中飞翔,发出阵阵清脆的声音,就像敲击着树枝,给秋天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尾联写诗人的感悟。“石栏闲坐诗成未”,“石阑干”,指石栏杆,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用来围住庭院或花园。“闲坐”,悠闲地坐着。“诗成未”,指诗人已经写好了一首诗,但还没有来得及完成它。“仙露今宵笔底垂”,诗人坐在石阑干上,一边欣赏着美丽的秋景,一边吟咏着诗歌,仿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奥秘。他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那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他陶醉其中。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故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