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亦崧
诗句解析与译文: 诗题注释: - 壬戌:农历日期。 - 十二月朔:指农历十二月初一。 - 得檄:得到任命书。 - 蒲行:地名,今陕西省延安市。 - 韩侯岭: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延安市。 - 四十韵:指诗人创作了四十首七言绝句。 - 砚:笔砚。 - 磨蝎座:星座名,代表困难和挑战。 逐句释义及译文如下: - 磨蝎坐命宫,蹇如马落驿。(磨蝎座象征着困难) - 比喻人生道路充满挑战。 -
壬戌十二月朔自辽州得檄往蒲行至韩侯岭复檄令回省二十七日抵寓咏怀四十韵 【注释】:壬戌,十二月初七;朔,初一,正月初一;自辽州,自辽州出发前往蒲州行;得檄,得到委任的公文;往蒲行,前往蒲州;复檄,再次得到委任的公文;令回省,命令回去;二十七日,到达蒲州。 【赏析】:这首诗写于元代诗人王冕被贬为农官时,他在蒲州任上作诗一首以表达他的心境和志向。他写道:“下言儿女安,儿读女学织。”意思是说
【诗词】 初冬送俊臣司马春明之官杭州 【注释】 1. 初冬:指初冬时节,即冬天刚刚开始的时候。 2. 俊臣:对司马的一种尊称。 3. 司马:此处指的是古代官职名,相当于今天的部长、省长等高级官员。 4. 曹:古代的行政机构,这里指代官府。 5. 风貌:风采和外貌。 6. 清臞:形容人身材瘦弱,气度不凡。 7. 别酒徒:告别酒友。 8. 才人:有才华的人。 9. 西湖:位于杭州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译文 独鸟消失在遥远的天空中,太阳落山后山村显得格外静谧。牛羊在熟悉的地方自得其乐,蜿蜒曲折地走进前方的山岭。天空辽阔,银河清晰可见,露水沾湿了衣裳感到寒冷。一进家门就看到松树的影子,槐树下长满了瘿瘤。竹榻上铺着破旧的被褥,用石头打来的井水清凉可口。突然而来的饥饿让我疲惫不堪,休息片刻之后精神为之一振。破窗漏进一些光线,缺月挂在树林的梢头。吃饱喝足便沉沉睡去,百感纷扰也随之消散
《秋夜》 络纬啼彻梧桐根,露泫白花凉有痕。 纤云微袅月挂树,瘦竹乱摇风到门。 岂惟幽光助秋兴,更喜冷艳清诗魂。 乡心入夜耐寂寞,坐看落叶黏空樽。 译文: 秋夜,蟋蟀在梧桐树下啼叫,露水打湿了白色的花朵,留下痕迹。 细云轻轻飘荡,月亮挂在树枝上,瘦竹在风中摇曳,吹到了门前。 这不仅是因为秋日的幽静,也因为月光和冷艳的美丽,激发了我的诗歌灵魂。 我的乡心在夜晚感到孤独,但我喜欢这种寂静
【诗句释义】 1. 屹屹崇墉耸绛霄:巍峨的城墙高耸入云,宛如仙境。 2. 金鞭策马度神皋:用金鞭驱使马匹穿过神皋。 3. 春风鼙鼓雄关静:春风中战鼓震天响,雄关却异常宁静。 4. 落日牛羊细路高:夕阳下牛羊走在山路上。 5. 老屋上镫眠戍卒:在老屋里点着灯,士兵们正在休息。 6. 暮云留客解征袍:傍晚的雾气留住了客人,让他解开了征衣。 7. 城头夜半悲笳动:城头上传来悲壮的笳声,让人心潮澎湃。
度雁门关夜宿广武 白草黄沙古战场,时平容易出岩疆。 风云永护三边印,砂砾难寻半段枪。 俯仰无端隔今昔,登临何处吊兴亡。 酒酣忽露幽并气,手拨驼羹劝客尝。 注释: - 度雁门关夜宿广武:度过雁门关并在广武(今山西省大同市)住宿。 - 白草黄沙:指荒凉的沙漠地带。 - 古战场:历史上著名的战斗之地。 - 时平:当时国泰民安。 - 易出岩疆:容易到达边疆地区。 - 风云永护三边印
夜坐口占 瑟缩人如猬,萧间趣近僧。 风声围四壁,雪影澹孤灯。 雀冻栖难稳,僮眠唤不应。 枯吟破岑寂,逸兴转飞腾。 注释: 1. 瑟缩人如猬:形容人们在寒冷的夜晚紧紧地裹着衣服,就像刺猬一样。瑟缩,指因寒冷而颤抖的动作;人如猬,指的是人们像刺猬一样紧紧地裹着身体。 2. 萧间趣近僧:形容夜晚的寂静中,偶尔传来的风声和稀疏的树影,让人联想到僧人在山林间行走的场景。萧间,指夜晚的树林或山林之间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首先要对诗句进行赏析,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分析。 “过岭”是全诗的开端,写诗人经过山岭,忽然发现前面豁然开朗,山行中看不到人烟。“忽开朗”写出了诗人经过山岭后的心情。 第二句“不见人”,写出了山岭中景色幽静的特点。接着“落花含宿雨”“流水送残春”两句,写诗人在山岭中的所闻所见,既表现了山岭间景色的清新、秀美;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 第三句“路曲有千折”是说山路曲折迂回
独鸟没遥云,日落山气静。 牛羊自识村,曲屈下前岭。 天高河汉明,露重衣裳冷。 入门松影繁,当户槐根瘿。 竹榻展敝衾,石华汲新井。 朅来困饥疲,息偃快俄倾。 破窗漏疏光,缺月林梢耿。 一饱便酣眠,百念息纷竞。 众仆烂漫睡,鼾声逼镫影。 朝曦射牖红,鸟语唤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