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芝祥
诗句释义: 1. 明月逐人来 - “明月”和“人”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月光照耀下的人影,或者是指月亮追随某人。 2. 镜中美人 - 描述的是在镜子里看到的美丽的女人。 3. 鬓云香满 - 描述的是头发上香气浓郁,仿佛云朵一般。 4. 宝钗寒颤 - 描述的是宝钗(一种头饰)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寒冷或紧张。 5. 那更禁、柔情深浅 - 这里可能表示对某物(可能是某种情感或态度)的强烈感受。 6. 妆台娇步
【注释】 月落:月亮落下。 香消:香气散尽。砚北:指书房北边。 一株梅:一棵梅花树。 偏搅:偏要搅扰。 仙姿绰约:仙女般的优美姿态。 林逋:宋代诗人林逋,字君复,后人誉为“梅妻鹤子”,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凭著:靠着、凭借。生绡:薄纱。 卧游:指观赏绘画。 模糊:朦胧不清。 更漏转:更鼓报时的声音。 探春选梦:探索春天的梦境。 境入华胥:心境进入逍遥自在的境界。 花影:梅花的影子。 鸟语惊呼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陆游创作的《钗头凤·红酥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首 - 珠帘静:指女子闺房中的装饰物,如珠帘,此时显得静谧无声。 - 双金定:形容首饰精美,可能是用金银制成的。 - 可人斜向屏山凭:女子靠在屏风上,姿态优雅。 - 脸儿微赤眉儿翠:描绘女子脸红如樱桃,眉毛像新长的绿叶,形容其娇美动人。 - 醉醉醉:多次使用“醉”字,形容女子饮酒后神志不宁、情绪不稳。 -
【注释】 绿杨村:指乡村。 碧桃窗外:指庭院的桃花,因桃花常作红色,故称。 桐花么凤:指梧桐树上的花。“么”是“木”字旁。 娿娜:形容女子体态轻盈、婀娜多姿的样子。 疑是鹊桥仙:“疑”是“像”的意思。 宝钗斜亸,锦绦低弄:形容女子梳妆打扮。宝钗,即发髻上插的金饰。斜亸,斜着头发。锦绦,丝带。低弄,轻拨。 有缘若是得相逢:如果有缘分的话能再次相见。 入:进入。 探春梦:进入春天的梦境。探春
诗《送别》 人 人。■ 云岭, 帘开处, 佩珊珊。谁家姊妹当窗立, 腰肢如柳貌■。 说一语、惟知轻与细,回一顾、许多娇与媚,都欲倩、画图传。文箫只许秦楼住,双成端称鹊桥仙。怕东风吹上,去到青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送别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美丽画面。诗人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时刻的感慨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
【注释】 ①强半:指将近一半。②一的:一种名贵的花木,即“梅花”。③琼瑶:美玉。④漏更:古时计时用的漏壶滴水声,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⑤三径:泛指庭院中小路。⑥封:覆盖。⑦惟:只。⑧径:小路上。 【译文】 雨凝聚成了冰,将近冬至时节。一枝梅花寒意正浓,恐怕要折了。那禁受满天风雪。 昨夜里灯影青幽,知道是主人在家。没觉得琼瑶被风吹得细碎,只有听到夜漏声响起又停。 【赏析】 本词写冬景
注释:一团无缝隙的锦,春光归来,便显现出鲜妍景象。想为司花眠,未醒却被严境。 不向仙都去弄影,却到小园,此意谁人省?莫是怜我孤零!情来试问花的颖。 赏析:这是一首咏花词,词中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词人与自然相亲、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上片写春归,下片写春来人与花相融。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切感人
【注释】 个个:每。征鸿:指远行的人。荻州:芦苇洲。怕:担心。又值:正逢。初秋:深秋。等闲:随意,不经心。莫:不要。新愁:新的忧愁。惹起:引起。闲愁:无端的忧愁。江干:江边。尽头:尽头。玉人:美人。留:留住,停留。火自西流:太阳从西边落下。水自东流:月亮从东方升起。 【赏析】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李清照的一首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此词为作者晚年的代表作之一
【注释】: 1、尊酒:指美酒。 2、炉烟袅(niǎo):炉火的烟雾缭绕上升。 3、莽莽红尘:茫茫的人世。 4、漏知更:深夜听到更鼓的声音。 5、青灯:青荧灯光。 6、郎怀抱:指情人的怀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恋情的词,上片写情人在今宵把过去的思念都倾吐了出来,下片则以今宵来衬托出过去的种种。“春去秋来容易老”一句,是说年光荏苒,人的青春易逝。“断送人多少”,是说人事纷繁,使人消磨了青春和生命
江树昏黄江月白。 无限凄凉色。 千重有恨,千声哀怨,搅乱远游客。 身上征衣宽共窄。 费尽闺中力。 溪上青砧,山头别路,都化望夫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