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芝祥
【诗句】 绿意·采桑 轻寒轻暖,正柔条苍翠,披拂林薮。只见携篮,了角鸦鬟,来到绿杨巷口。闹蛾扑蝶浑闲事,早又是、饲蚕时候。问当年、陌上罗敷,风景依稀似否。 一捻春尖纤小,筠筐携在手。半掩红袖。露滴蓉裳,雨打荷囊,不管枝新叶旧。唱歌声出红墙外,恍惚是、催桑老妇。且辛勤、候过三眠,再酌去年葚酒。 【译文】 轻柔的寒气和暖意交织,正是那嫩绿的柳条随风摇曳,轻轻拂过树梢。只见有人挎着篮子
【注释】: 飞絮:指柳絮。 簪花:插花于头。 英哥:即英英。 荼蘼(túmí):花名,又名酴醾、木槿。 分付:吩咐。 云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型,用青丝编成,形状像云朵一样。 【赏析】: 《一枝花·簪花》是北宋词人周邦彦的作品。此篇描写女子为爱人簪上鲜花的情景。上片写女子的心事。“怕说”二句,写女主人公对莺儿和蝴蝶的担心;“自把”三句,写她为恋人梳妆打扮,以菱花自照。下片写女子为爱人情意的表现
烛光寒,香篆冷。不似前宵风景。停玉轸,下珠帘。姮娥未启奁。 译文: 蜡烛光寒冷,香炉中的香烟也变得冰冷。这与之前的月夜相比显得不同。停止弹奏玉制的琴弦,放下珠帘,嫦娥还没有打开她的梳妆匣子。 霜钟撞,风铃扬。空自秋波凝望。愁镜掩,怯衣轻。城楼鼓二更。 译文: 寒风中敲着的冰钟,和风声中摇曳的铃声。我空自凝望着秋水般的眼神。怕被看到自己的容颜,轻轻盖上了面纱。深夜时分,城墙上的更鼓敲响了二下。
【解析】 本诗为《踏莎行·小园几许》。“挑菜时情,拣花风妒。幺禽唤起芳侣”是说春光明媚,百花齐放,作者挑着菜篮子去踏青。“翠袖分携,红情共诉。冶游生怕春将暮”写女子与男子在春天出游,他们手挽着手、肩靠着肩,相互诉说着彼此的心意。而男子则害怕春天即将结束。最后一句“归来已是日昏黄,夜深犹梦蘼芜路”写男子回到家后,看到夕阳西下,心中还沉浸在与爱人的甜蜜回忆中。 【答案】 译文: 挑着菜篮去踏青的时候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说明该词的主旨大意;然后逐句分析其内容,指出其运用的手法、表达的情感、艺术特色、语言特点等;最后指出词的写作目的和作用。 此词写于作者闲居期间,以咏茶为题,通过写品茶的过程来表现自己超脱物外的心境。上片“烛明香炷。正烧灯时序。一桁湘帘透疏雨”写品茶的环境。下片写点茶的过程,以及点茶后的感受。全词语言清丽,意境幽雅,富有情韵。
【注释】 ①锦为天:锦,指华丽的织品。②花成洞:像花朵一样形成的洞窟。③堂掩珠帘:堂内挂着珍珠做的帘子。④香风送:香气随风送来。⑤青鸟:传说中的一种神鸟。⑥音孰弄:谁在玩弄鸟的叫声。⑦不见人儿:看不见美人。⑧鞋头凤:鞋子头上的凤凰形饰物。⑨湘云:水边的云气。⑩一面:一面世,一生。⑪敢作探春梦:敢做春天的梦。⑫蓦地:忽然。⑬银钩声一鬨:银钩声响起一片。⑭乳燕斜穿:燕子斜穿过来。⑮却把人来哄
一剪梅·抚梅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绛里仙人白玉环。香满人间。春满人间。朱禽窗外影檀栾。身是巫山。梦是孤山。 一枝何日到江南。倚遍阑干。数遍阑干。笛声吹过玉门关。只见春还。不见人还。 注释: 绛里仙人白玉环:指仙女所佩的玉环,传说中神仙之物。 香满人间:形容梅花散发出的香气充满了整个人间。 朱禽窗外影檀栾:红色的鸟在窗外飞翔,映衬着窗棂的影子,如同檀木般温暖而美丽。 身是巫山
【注释】 青玉案 · 自题辛巳诗稿后:词牌,词调名。 牢骚(sāo)一片凭吾写:我满腹的牢骚,就凭自己来写吧。 羞道(xiū)道:不敢说。 刘皇:指汉高祖刘邦。 项霸:指项羽。 新词几阕,新诗几首:写出新的词句和诗句。 菲薄(fēi bó):轻视。 项:项羽。 浮名:虚名。 更争那:不要争那虚名。 尊酒:美酒。 烂醉梅花下:在烂醉如泥之中,欣赏着梅花。 【赏析】 “牢骚一片凭吾写
诗句释义: 1. 明月逐人来 - “明月”和“人”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月光照耀下的人影,或者是指月亮追随某人。 2. 镜中美人 - 描述的是在镜子里看到的美丽的女人。 3. 鬓云香满 - 描述的是头发上香气浓郁,仿佛云朵一般。 4. 宝钗寒颤 - 描述的是宝钗(一种头饰)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寒冷或紧张。 5. 那更禁、柔情深浅 - 这里可能表示对某物(可能是某种情感或态度)的强烈感受。 6. 妆台娇步
【解析】 “银叶烧残,金徽按罢,东风谁主”:意思是:银色的落叶已经烧尽,金色的琵琶音也演奏完了,这春意盎然的东风究竟由谁来主掌呢?“金徽”是古时的一种弦乐器——琵琶上的装饰物。 【答案】 译文:银叶烧残了,金色的琵琶音也演奏完了,春天的气息究竟由谁来掌管呢? 赏析:本诗写对春天的感受和体验,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寂、惆怅、无奈之情。 “蜡尽灰温,蚕僵丝在,已去仍还住”:意思是:蜡烛燃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