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纬
【译文】 立秋已经很长时间了,清凉的风在天空中来回徘徊。 当蓐收的力量不足,炎帝就趁机欺骗了他。 红色的云彩热得像火,比盛夏还热烈。 阴阳之气相互冲击,变动无法预测。 飓风突然卷起大地,大雨像崩裂的犁头一样猛烈。 屋顶上的瓦片被风吹得四处飞去,云杉和楠木的枝叶被风吹乱成丝。 暗地里害怕江汉淹没,又担心山岳崩塌。 无数的溪流肆意横流,忽然间冲刷着城墙边缘。 居民们像烧蚁一样惊慌,惶恐不安不知所措。
诗句解读: 1. “东邻有老人,金玉富无敌”: - 东邻:可能是指某户人家。 - 老人:这里指一位富有的老年人。 - 金玉富:表示这位老人非常富有。 - 富无敌:意指他的财富非常丰富,无人能敌。 2. “恶贼一朝来,弃之如瓦砾”: - 恶贼:指坏人或盗贼。 - 一朝来:突然之间到来。 - 弃之如瓦砾:比喻轻易地抛弃或丢弃。 3. “性命虽尚存,见人无颜色”: - 性命:生命和身体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内容和思想情感。“避贼书事十三首”是唐代诗人张说创作的一组诗,共十三首。第一首写保城恃义兵,误事真可惜;第二首写国家久升平,谁复睹锋镝;第三首写一旦驱市人,纷然冒矢石;第四首写逢敌先弃戈,罪之不可得;第五至七首写保城恃义兵,误事真可惜;第八首写国家久升平,谁复睹锋镝;第九首写一旦驱市人
【注释】 妻儿:妻子儿女(古代对妻子的尊称)。共一区:共同生活。遥惊白旗来:远远看到红旗飘来。不觉四散走:不知道是敌人来了,就四处逃散了。汝死吾不知:你死了我不知道。吾亡汝何咎:我死了你有什么过错呢。隔林闻哭声:从树林中听到了哭声。相见真成偶:真像夫妻一样。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与家人生死不渝、患难与共的感情。诗中的主人公,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他日夜谨相守
【注释】 避贼书事十三首:指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写的诗作。 属:聚集。 幽荒:指僻静而荒凉的地方。 松萝密:山中长满松树和藤萝。 蟒蛇大如树:形容贼军像蟒蛇一样,盘踞在大树下。 见我不忍伤:看见我就不忍心伤害我。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写的作品。当时他正在避难,因此诗中有“避贼”二字,也有“贼来”、“贼去”等字。全诗共三首,每首都有题目、作者、出处及写作背景。 第一首
避贼书事十三首 十迁昧南北,终岁在路歧。霜坚啮我足,风冽剥我肌。艰难固其分,衰老难支持。白骨乱荒草,百迁亦不辞。 注释: 1. 十迁昧南北:指作者辗转迁徙,生活不定。昧,不明、不清;南北,这里泛指四方各地。 2. 终岁在路歧:整年都在路途中,形容奔波忙碌。 3. 霜坚啮我足:比喻旅途艰辛,如同寒冷的霜冻紧紧咬住脚一样。 4. 风冽剥我肌:形容旅途中天气极其寒冷,皮肤被风干裂。 5. 艰难固其分
注释: 1. 避贼书事十三首:指作者为躲避敌寇,在避难所写下的十三首诗。 2. 今我有三子,欲谋分置之:现在我有三个儿子,我想把他们分开抚养。 3. 庶几一子在:但愿只有一个儿子还在。 4. 可以收我尸:可以安葬我的遗体。 5. 老妻已咽绝:我的妻子已经去世。 6. 三子皆号悲:三个儿子都悲痛不已。 7. 生离过死别:生离死别,形容离别的痛苦。 8. 不如还相随:与其这样痛苦地分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送无可上人》。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次韵呈天台宰(韵) 仆也不自知,爱诗已成癖。 有作盈一囊,无人为捃摭。 将求识者观,千里事行役。 扬舲入武林,祢刺久未释。 一日谒尚书,尚书为虚席。 号仆以诗人,声名从此得。 日上尚书堂,见公于侍侧。 公时访天台,颇恨未尝识。 洎仆将告归,赠言羡好色。 岁月不我留,八年如顷刻。 俄闻绾铜符,无乃慰平昔。 自古神仙才
避贼书事十三首 怀宝恐吾累,蔽形何可遗。 囊衣入山谷,势急还弃之。 及至出山日,秋风吹树枝。 免为刀兵鬼,冻死宜无辞。 注释: 1.怀宝恐吾累(《文选·潘岳《藉田赋》》):心怀珍宝,恐怕拖累别人。 2.蔽形何可遗:遮蔽身体又怎能遗弃呢?(《世说新语·言语》刘伶酒醉后常裸袒箕踞坐,人或谓其狂,答曰:“我以天地为栋宇,万物为家室,诸生器物,皆我一体。”) 3.囊衣(《文选·班固《东都赋》》)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甫的《避贼书事十三首》中的一句。全诗共十三句,这里仅给出了第一句和第二句的译文和注解。 翻译: 凶恶的贼人的意图多么悲惨,他们杀人放火焚烧了他们的家。 我的生命虽然侥幸存活了下来,但我家已经化为废墟。 就像南飞的小鸟,一旦巢被破坏,就没有地方可以栖息。 朔风吹动黄草,飞走之后将去往何方? 注解: - "凶贼":指侵犯百姓、掠夺财产的强盗。 - "惨":形容情况极其悲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