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至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墙头翠色云分岭,井底泉声瀑落崖。 讲席日闻谈俎豆,书厨时见整竿牌。 野猿有果频窥槛,山鸟无人忽下阶。 好是鲁儒争就学,不辞千里过江淮。 注释: 1、题:题写,指为书院所写诗文。鲁儒:指孔子,春秋时期鲁国著名学者。 2、义门胡氏华林书院:位于义门,即今安徽宣城,是明代著名的学术重镇和文人聚集之地。书院内有华林堂、讲堂、斋房等建筑,是当时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译文:
译文: 夏夜,我独自作诗,用竹的清凉气息和荷花的清香来描绘。乘凉时把席子搬到空庭中,绕着庭院转悠。 门前有月亮的树影倒映在池水中,池面平静如镜,没有一丝波纹。 何处传来一蝉的叫声,此时时间已过深夜,只剩下漏壶的滴答声。 可惜好梦被谁惊扰?正沉浸在五湖的酒意之中,想吹醉。 赏析: 这首词以写景为主,通过夏日夜晚的情景描写,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 全词以“竹气荷香夜转清”起笔
仆射相公思念春荣词含古雅,忽成绝唱以导高情。仍率短才俾次前韵,安敢藏拙聊奉谕言。 行穿花竹户庭幽,只下堂阶便且游。红蕊向人含艳态,黄鸾代客说春愁。绕床文史堪怡悦,满席笙歌好献酬。未必此时闲适趣,不如前日凤池头。 【注释】: ①仆射相公:对宰相的敬称。 ②思缛春荣:意谓春天万物繁盛,百花齐放。 ③含古雅:意谓含有古代典雅之气。 ④忽成绝唱:意谓忽然间创作出了一首绝世之作。 ⑤高情:意谓高尚的情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奉和圣制移仗大次应制》。 译文:岁月缓缓,不曾停歇,我们应当追求修养道德。万物都怜惜成复象,阳气还见动勾萌。南边的日头转在阶前的影子,北陆的风吹在树梢的声音。看即东宫布时令,绿杨堤上有闲行。 注释:流年冉冉不曾停,合向劳生养道情。流年,指时间的流逝,冉冉,缓慢的样子。不向,不为,不是。劳生,劳苦的生活,这里指为国事操劳。养道,修炼道德。情,性情、情趣。 万物已怜成复象
偶述鄙怀奉呈仆射相公 从来迂僻寡朋俦,今日优恩岂自酬。 抱病也容居粉署,好吟仍使在蓬丘。 利名场里心尤拙,少俊丛中鬓独秋。 早晚东山拂衣去,愿携鸠杖从公游。 注释: 偶述鄙怀奉呈仆射相公:偶然记述自己的心意,献给你相公。 从来迂僻寡朋俦:以前我性格孤僻,朋友很少。 今日优恩岂自酬:今天得到你的厚爱和提拔,我怎能独自享受呢? 抱病也容居粉署:即使身体不适,也要住在官府中办公。 好吟仍使在蓬丘
【诗句释义】 尚欠四章别成十首强抽拙思更续残篇篇既一而意重气已衰而词困愿容衔璧自此投戈仰渎台慈不胜惭惧 其一 潘园谢墅想难如,永日风暄宿雨馀。 啼鸟有情疑劝。 【译文】 在潘园和谢墅中想象很难做到,在漫长的一天里,天气晴朗但夜晚又下起了雨。 听到鸟儿的叫声让人感到有些伤感
诗句解读及译文 1. 红尘赤日欲相燃 - 这是一句描述环境热烈如火的诗。这里的“红尘”指的是繁华的世界或人世间,而“赤日”则形容太阳红得像火一样。诗人用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外界环境的炎热,可能暗示了某种冲突或挑战。 2. 赖向蓬丘少事牵 - “蓬丘”在古代文化中常常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意味着远离尘世的纷扰。这里诗人表达的是尽管面对炽热的环境,他仍然能保持超然的态度。 3. 明月动摇纨扇室 -
注释: 闲书闲画满芸香,卧读行看固是常。 闲书闲画指的是闲暇时读书画画,满屋飘香,说明生活清闲,心情愉快。卧读行看指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阅读、绘画,享受宁静的时光。 天为苦吟终借□,帝怜多病不教忙。 天意为我辛勤的苦吟终得皇帝的赞赏;皇帝怜我多病而不得专心致志,不让我忙碌。这里的“□”可能是指某种物品或工具。 泥封法酝醅犹嫩,茶煮颁冰味更长。 泥封法酿制酒醅(一种发酵饮料)仍然很嫩滑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 “夏日直秘阁”意思是说作者夏天在皇宫担任直秘阁,这是官职名。“蓬阁”是说宫殿的阁楼,“清虚”是形容环境空旷,无世俗杂事干扰,“称野情”是说这种环境符合作者的性情,“华阳巾”是古代的一种帽子,“稳葛衣轻”是说葛衣随风飘舞,轻盈飘逸。 “垂帘不见喧嚣事,尽日唯闻禽鸟声”的意思是说,放下帘子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听不到嘈杂的声音,只能听到鸟儿的声音。“喧嚣”是喧闹
【注释】 1. 五章:五首诗。含六义:指诗的五言、四六八句各六义(字)。2. 转新:指诗歌内容新鲜,意境新奇。3. 元白:指唐白居易、元稹。4. 车斜之美誉:指诗人自誉为“小李将军”。5. 林树:树木丛生的地方。6. 讴吟:指吟咏歌唱。7. 冈避:指隐居不仕。8. 起予:引伸为使我感动。9. 大雅:指儒家经典《诗经》和《尚书》。君子:指有德的人。10. 三清:道教中指玉清、上清、太清三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