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至
【注释】 1. 五章:五首诗。含六义:指诗的五言、四六八句各六义(字)。2. 转新:指诗歌内容新鲜,意境新奇。3. 元白:指唐白居易、元稹。4. 车斜之美誉:指诗人自誉为“小李将军”。5. 林树:树木丛生的地方。6. 讴吟:指吟咏歌唱。7. 冈避:指隐居不仕。8. 起予:引伸为使我感动。9. 大雅:指儒家经典《诗经》和《尚书》。君子:指有德的人。10. 三清:道教中指玉清、上清、太清三位神。
【注释】 所苦之中无以遣闷更题新竹别献五章幸赐披览 其四:此首诗是诗人向皇帝陈述自己对政事和生活的态度,并自谦的一首诗。诗人用竹、花比喻自己的清白和高洁,以“竹”喻己志坚,不屈于权贵;又以花喻己才美,不被世俗污染,表达了诗人不愿趋炎附势,甘居人下的品格和气节。 【赏析】
【注释】 1. 疏丛:疏林。 2. 盘根:树干的根盘绕成圈,形如盘状。 3. 飏(yáng)冠冕:飘荡在枝梢上像戴皇冠一样。 4. 上阶:台阶。 5. 傍翘:靠近。 6. 野鹤人难画:野鹤无人能画。 7. 对酌樽醪日易过:对着酒樽喝着美酒的日子很容易过去。 8. 若更引泉兼雅称:如果要再引水灌溉,就更加雅致了。 9. 长波:指池塘中的水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应友人之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此题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荜为扉阖槿为藩,不似公家地尽宽”,以简陋的草屋比喻自己,用“荜门”和“槿藩”来比拟自己的居处简陋,而与“公家”相比,则显得宽敞许多。诗人以“荜门”、“槿藩”自比,意在表达自己虽处陋室,但心高气傲,不甘平庸之意。 “阶下才容数片席,窗前也种十馀竿”,意思是说
【注释】 1. 节节皆匀叶叶疏:竹节均匀,枝叶稀疏。 2. 相门:指竹林茂盛的地方,也暗指自己的家宅。 3. 狂根:比喻竹子的根很发达。 4. 种后锄:种植后要及时除去杂草。 5. 出墙梢健已凌虚:形容竹子长得很高,好像能飞到天空中一样。 6. 他泉溉:其他水源灌溉。 7. 霖雨:连绵不断的春雨。 8. 必有馀:一定有多余的。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芳园中看到新栽的丛竹,觉得非常可爱
【注释】1.芳园:这里指皇家园林。2.新栽丛竹:指园中刚刚栽种的竹子。3.萧然可爱不能无诗:形容新栽的竹子非常可爱,使人忍不住要赋诗赞美它。4.台顾:指帝王的宫苑。5.史欠修篁:即“疏竹”或“修竹”。6.淅沥:形容风声。7.檀栾:形容竹子的翠绿。8.黄初:三国魏文帝曹丕年号(220-226)。9.换叶:指竹子抽芽。10.看取北窗:意为看这北窗的寒风更冷。11.炎月:炎热的夏季。12.冰盘
注释:那天我到芳园去偷窥新栽的丛竹萧然可爱,不能不写诗来表达我的情怀。 想取得琅玕翠苔,北扉特为尔新开。 手题诗句从僧觅,亲卓筇枝拣地栽。 红粉绕丛遗细朵,绿醪偷影入金杯。 莫忧裁作渔竿用,已向磻溪下钓来。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主人翁在欣赏丛竹时所生发的感慨和联想。首联两句“欲取琅玕斸翠苔,北扉特为尔新开”,描绘出一幅清新的画面:诗人想要取来一颗晶莹剔透的琅玕,把它栽在庭院的北边
【译文】: 老去胸怀坦荡如初,故园战乱余下荒凉。 休思往事曾经经过,只访从前未曾见书。 心如止水常保持宁静,蓬发双鬓任风吹走。 终当卸下车马挂后,少室山前另行安居。 【注释】: 1. 五章尽含六义意转新而韵皆紧才益赡而调弥高:指诗中有五章蕴含了六种不同的意蕴,而且诗歌的韵律都紧凑有力,诗人的才华也更加出众,诗歌的格调也更加高雅。 2. 始知元白之前贤:元稹、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诗句释义与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获诣芳园见到新栽的丛竹后,因不能忘怀而作五首诗,其中第二首为题。 1. 子猷曾有风流语,一日不能无此君。 注释:这句诗引用了“子猷”这个典故,指晋代王献之(字子猷),他因为对竹子有特别的喜爱,以至于一天中都不能没有看到竹子。 2. 相国近添萧洒兴,数茎应怪乍离群。 注释: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竹林的喜爱和羡慕之情。相国,这里指的是宰相,诗人以宰相自喻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出自《和黄鲁直见寄五首·其三》。这首诗是苏轼对一位好友的怀念之作,通过赞美新栽丛竹的美丽与生机,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下面将逐句翻译并附上注释: 那日获诣芳园窃见新栽丛竹萧然可爱不能无诗辄献五章望垂台顾 其三 (那天)我来到芳园偷偷看到新栽的竹子,它们萧然可爱,不能不写一首诗献给你,希望你能欣赏。 疏篱簇簇湘江畔,翠美森森淇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