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范
【注释】 1. 成,指李成。嵬字韵:指李成的《万壑松风图》中“崔嵬”二字的韵脚。 2. 徙倚:徘徊不前。对:面对。崔嵬:高大险峻。尘愁:世俗忧愁。 3. 峭壁千寻:陡峭的山崖有上千尺高。素练:白绢。 4. 雄雷:指雷霆。 5. 空馀鸟迹无人到:只有鸟儿留下的痕迹没有人来踩踏。 6. 应有山灵怪我来:我想来,山神也会奇怪。应是:应该是。 7. 胜概:美好的景象。 8. 平生襟抱此中开
诗句释义 1 候虫啧啧泣秋清:候虫,即蟋蟀,它们在秋天发出呜咽的声音。 2. 节物还令壮士惊:节日和事物仍然让勇士们感到震惊。 3. 人在九原谁可作:人已不在,谁还能像他一样做事呢?九原,指墓地。 4. 月横千里自增明:月亮横跨千里,自然地增加了明亮。 5. 诗坛尚幸从盟约:诗坛上幸好还有盟约存在。 6. 句法于今识老成:现在能明白什么是老练的写作手法。 7. 自愧枯肠如罄室
戊寅年夏,我与赵十七兄在招提寺相聚作诗。 故山携手惬心期,里社从游即旧规。 十雨五风深望岁,一尊重会只催诗。 多君格力开坛社,得句精神见睫眉。 匹马秋风思远道,此盟常恐忆它时。 注释: 1. 戊寅年:指宋神宗熙宁九年。 2. 招提寺:古印度语译为“菩提树”,佛教徒认为修行者在此树下悟道,故称寺院。 3. 故山:故乡的山。 4. 里社:同里乡里的社日。 5. 十雨五风:这里指阴天和下雨的日子较多。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八月十一夜风月可爱自前屋觅酒不得而归小诗呈百六十叔”,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 “晚烟轻拂乱山横,落日才收月已明。”的意思是傍晚的烟雾轻轻拂过,杂乱的群山横卧在天边。夕阳刚刚落下,月亮已经升起。“晚烟、乱山横”是写景,“落日”“月光”是时间,表现了诗人的所见所感;“轻拂
和宗司法与郑府判韵 毫端收尽九秋清,凡目容窥巨海惊。 注释: - 毫端: 指笔尖。 - 收尽: 全部收入。 - 九秋: 泛指深秋季节,秋天是一年中收获的季节,常用来比喻收获。 - 清: 清澈,纯净。 - 凡目: 普通人的眼睛。 - 容窥: 可以看。 - 巨海: 大海,用来形容事物广阔无边。 - 惊: 感到震惊、惊讶。 译文: 笔墨在一瞬间便将深秋的景色收入眼底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五年(1082年)创作的。诗人当时任密州知州,在任期间,因对朝政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而作此诗。 第一首: 注释:莫让心胸有高傲的想法,万事都与他人无关。 赏析:诗人用“莫令胸次著崔嵬”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不屑和对自我修养的重视。他认为一个人应该保持谦逊,不将自己看得过高,这样才不会被外界所困扰。这里的“崔嵬”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希望自己的心胸像山一样宽广
野人漫学事王侯,宦牒相从得俊游。 着眼丹铅常午夜,转头萸菊已深秋。 几多陈迹成今古,莫对清尊话去留。 自幸趋隅陪玉麈,如今何止识荆州。 注释: 又和郑府判侯字韵:指再次为郑府判的诗作押韵。 野人:这里泛指隐逸之士。 事王侯:在朝廷做官。 宦牒:指官场文书。 俊游:美好的仕途生活。 着眼丹铅:指绘画用颜料。丹是红,铅即紫,指画中用朱红、紫色等颜色。午夜:深夜。 转头:转眼之间。 今古:指古今之事。
解析与赏析 诗句释义 1. 相见虽无几,相观却有馀。 - 注释: “相见”可能指作者与赵山甫的短暂相遇,“无几”表示时间不多。而“相观”则是指通过观察来了解或评价对方。 - 译文: 虽然见面的时间不长,但从观察中感受到了对方的优点和魅力。 2. 清襟无这样,尘世有谁如。 - 注释: "清襟"通常指清新的心境或高洁的品格。"无这样"可能指的是没有找到完全符合这种品质的人
【注释】 靖节:陶渊明。沉湎:沉溺。行藏:行止、出处。漫游:四处漂泊。经济具:指有经济头脑和才能。可付醉吟休:可以借酒消愁,吟咏而罢。志在存周鼎:志向在于保持周朝的鼎器,比喻要有所作为。悲能学楚囚:悲伤时,就像屈原那样哀痛到像囚徒一样。流风:遗风。千载想:千年后人们还在怀念。登楼:指赋诗。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首联写自己对陶渊明的景仰之情,认为他并非沉湎于酒中不能自拔
注释: - 胜赏付飞觞,诗人妙嚼芳。 诗句释义:美好的赏心愉悦交付给飞舞的酒杯,诗人巧妙地品味着芳香。 - 荷君相抆拭,容我共清凉。 诗句释义:您用荷叶为我擦拭,让我和您共享清凉。 - 湛俗人空老,偷闲策最长。 诗句释义:那些沉溺于世俗的人只能白白地消磨时光,而我趁着闲暇之机策马奔驰在最远的长路上。 - 高峰应更好,何日曳桄榔。 诗句释义:那最高的山峰定会更为壮丽,我们何时才能一同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