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祖禹
寄蜀州吴廷珍太守 范祖禹 一舍间,里闾相望俗安闲。 春风城郭千家柳,落日楼台四面山。 南亩劝耕丹诏远,北堂侍膳彩衣斑。 梁园倦客思归久,五马何时命驾还。 注释: 1. 红旆:红色旗下。 2. 前驱:在前面开路。 3. 舍间:住宅之间的空地。 4. 里闾:指邻里之间。 5. 俗安闲:百姓生活安定。 6. 春风:温暖的春风。 7. 城郭:城墙和周围的区域。 8. 千家柳:形容柳树成行。 9.
这首诗是诗人对张芸叟左司被赐资治通鉴的感慨之作。下面是每句诗的解释: 1. 和张芸叟左司被赐资治通鉴 注释: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张芸叟左司被赐资治通鉴的喜悦之情。 2. 六世承平有史臣,紬书东洛布成均。 注释:在经历了六代的和平时期之后,有一位史臣正在整理书籍,他在东洛(洛阳)布置了成均(古代的学校)。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尊重和对学问的热爱。 3. 网罗遗佚三千载,采撷精华十九春。 注释
【诗句注释】 1. 文昌冠剑:指文官的官职。辍名卿:辞去了名望很高的官员,此处指李邠州不再担任官职。 2. 书殿丹青:指书房里挂的书画作品,丹青是古代绘画的一种材料,这里比喻书画。得老成:形容书法或画作成熟、稳重。 3. 晓日旌旗熊虎动:早上太阳升起时,旌旗上的图案如熊、虎般生动。 4. 秋郊组练雪霜明:秋天的田野上,组练(一种古代军队装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同积雪和霜一样明亮。 5.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诗歌内容理解类的题目,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题目要求,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尧天云汉炳文章”意思是:在尧天的云彩和银河中显现出灿烂的文章;“亲学严师款上庠”意思是:亲自学习、严肃的老师款待着上庠;“三雍盛典遵前训”意思是:古代的三雍盛大典礼遵循着先王的教导;“鲁高堂”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堂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赏析”,然后根据对诗句的理解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概括。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因此要抓住关键词语,如“穿云”、“烟波”、“龙”等;另外要注意理解诗句的大意,把握诗人的情感。 本诗是诗人李方叔赠与友人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句解读与赏析 第一句:掞天畴昔阻雄飞,未及耆年早拂衣。 - 掞天: 指才华横溢之人。 - 畴昔: 过去的时光。 - 阻雄飞: 阻止或阻碍了雄鹰的飞翔。比喻才华或抱负受阻。 - 未及耆年: 还未到老年。 - 拂衣: 脱下官服。表示辞官归隐。 第二句:白日浮丘仙袂远,清秋范蠡片帆归。 - 白日浮丘: 神话人物,常被用来指代神仙。 - 仙袂: 仙女的衣袖,此处借指超凡脱俗。 - 远:
【注释】术煎:指炼制中药。丹灶:古代炼丹时用的火灶,这里指炼丹炉。紫芝:仙草,传说服之可以长生。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嵩山炼药的诗作之一。首联写炼药的情景;颔联以八公、四皓比喻李方叔和作者;颈联写炼药的功效;尾联写炼药后的变化以及诗人对炼药的态度。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
【注释】 瞻望昭回:仰望天空,希望雨露滋润。昭回:明亮、清澈的天空。夜分:深夜。崇朝:清晨。泰山云:泰山的云气。乾坤:指天地间的一切。荡暑:消除炎热。生波:引起波动。织纹:织机上的花纹。深迷:深深地迷惑。时清:国泰民安的时候。封奏:进献封事(密封上书)。何妨简:有何不可简单。献纳:进献。赓歌:和着歌声唱。见爱君:受到君主的喜爱。 【赏析】
【诗句释义】 风流江左并淮原,王氏衣冠不乏贤。 文似三珠才竞爽,名如群玉气相连。 九秋鸿雁方遵陆,万里骅骝始下鞭。 白发星郎推雅量,似闻折屐喜成颠。 【译文与注释】 我与刘莘老赠送给王圣美的三个儿子侄儿补试太学联中高等,真是风流江左并淮原啊!王姓世家的后代人才济济,不缺贤人。 文章才华像三个珠宝一样出众,才能竞相辉映得更加光彩夺目,名声如众玉一般气韵相随。 深秋时节鸿雁正沿着陆地飞行
【注释】 先朝直节贯秋霜:指周正孺先时为官刚直,节操如秋天的寒霜一样。殿壁于今有谏囊:意指现在朝廷中还有像周正孺那样的忠臣良士,他们仍敢于向皇帝进言规劝。汲黯犹烦卧居郡:汲黯曾任汉武帝丞相,因直言进谏被贬谪到东海郡任太守,但他仍然忧国忧民。冯唐何事老为郎:冯唐原为汉文帝的太仆,曾劝文帝起用魏尚将军,但文帝认为魏尚有罪,不予重用。冯唐感叹自己已年迈,不能为国家出力。青盖从来宜白发:指从古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