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镛
【注释】 西湖:指杭州西湖。师:这里指诗人的朋友石公。去:离开。乳窦峰:在天竺山中,有“一峰独秀”之称。石公到天竺后,常登此峰览胜。讲:佛教讲经说法,石公在此地讲经说法。野猿归洞:指石公讲经说法之后,山上的野猿归入深林,不再出没。鹤归松:指石公讲经说法之后,山中之鹤也回到松枝之下。【译文】: 西湖山下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石公现在游历了乳窦峰。 遥想石公登高讲经之后,山中的野猿回归山林
见袁蒙斋 书说曾传到剡中,不图今见古人风。 间生伊洛二三子,安得龚黄十数公。 仁性未尝离日用,道心元自与人同。 絜斋衣钵慈湖学,愿发精微一启蒙。 注释: 1. 见袁蒙斋:指作者拜访了袁蒙斋。 2. 书说:指书信、文字等。 3. 曾:曾经。 4. 今:现在。 5. 古人风:指古人的风范、品格。 6. 间生:指在某种情况下出现。 7. 安得:怎么得到。 8. 龚黄:指的是古代的贤人龚遂和黄霸。 9.
【注释】: 三更:指夜深人静的时候。青灯:青色的油灯,古人用来照明,也常用来比喻清贫的生活。 译文: 夜晚风雨交加,我梦见江湖万里之遥的地方; 在青灯下愁思无限,可惜我不能弹奏琴曲。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朋友毛沧洲的思念之情。首联两句写梦,梦中所见是风风雨雨之夜,所想的是天涯海角之地;颔联两句写愁,愁中所见是一盏青油灯,所思的是与朋友相聚之时;颈联两句写别情,别中所见是青油灯和青布帐
以下是对《秋风》的逐句释义: 诗句解读 1. 颢气薄衣襟,疏声集暝林。 - 颢气:指天气清朗、空气清新。 - 薄衣襟:形容微风轻拂着衣裳,感觉凉爽舒适。 - 疏声:指远处传来的声音稀疏、悠扬。 - 集暝林:声音汇聚在傍晚树林中,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雁惊烟塞梦,鲈入故乡心。 - 惊梦:指大雁飞翔时引起人的内心波动,仿佛在梦中惊醒。 - 鲈入故乡心:鲈鱼成为思念故乡的情感载体。 3.
赠相者 【注释】: 眼白骨多屯,还能阅世人(眼白部分骨头多) 空灵三寸舌,不疗一生贫(说话灵活,但无法改变贫穷的命运) 岁晚离骚国(在晚年离开祖国) 天涯放逐臣(被贬谪到天涯海角) 相过话人物,京洛尚风尘(相互交谈,讨论人物和世事的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人生哲理的诗篇。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经历和遭遇,表达了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首联“眼白骨多屯,还能阅世人”
寄冲晦 欲答前春信,西飞雁不逢。 应随丹灶鹤,同看白云松。 花雨翻经石,山鸣出定钟。 何时寻旧住,却说武夷峰。 注释:欲答前春信,西飞雁不逢。应随丹灶鹤,同看白云松。花雨翻经石,山鸣出定钟。何时寻旧住,却说武夷峰。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在自然美景中相聚的诗,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首句“欲答前春信,西飞雁不逢”寓意着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 法华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县的一座著名古刹,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闻名。 入门松径幽:进入寺庙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苍翠的松树和蜿蜒曲折的小径。 树杪见钟楼:在松树的高处,隐约可见那座古老的钟楼。 客至犬迎吠:有客人来时,狗儿也热情地汪汪叫个不停。 香消僧出游:香烟袅袅升起,和尚们却已经外出打坐去了。 水花迎晚照,风叶引凉秋:水面上的波纹随着傍晚的阳光闪烁
【注释】 1. 夜发渔浦:晚上出发去渔浦。渔浦,水边小城镇,在今湖北公安县西北。 2. 为亲从薄宦:为的是奉养母亲而从军做官。薄宦,微贱的官职。 3. 不复计修程:不再计较行程长短了。 4. 断浦迎潮别:被截断的江流上迎着潮水的潮流送别。 5. 孤帆带月行:一叶孤单的船带着月光前进。 6. 秋来江柳变:秋天到来后江边的柳树变了颜色。 7. 夜久水烟生:夜晚长了,水雾升腾起来。 8. 前路犹淹泊
注释: - 送上超古还径山:送你回径山去。 - 相见忽秋初,言诗足起予:我们见面的时间似乎已经到了秋季,你的诗歌足以启发我。 - 身虽披坏衲,手未释群书:虽然我身上穿着破旧的袈裟(衲),但是手里还拿着许多书籍(群书)。 - 双径云多润,诸山木易疏:两条山路旁云雾缭绕,山上树木稀疏。 - 此心超万古,禅诵特其馀:我的心超越了千古,对于其他的事务(如俗世的名利等)则没有太多兴趣。 赏析: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闲居之景的小诗。“及春游帝里,赁宅似吾家”是说春天来了,我来到都城游玩,租用的住宅就象我的家里一样。“雨霤生新草,风床受落花”是说房檐下的雨水滴到新长出的嫩草上,落在风床上的花瓣被风吹散了。“病多添老懒,虑澹远纷华”是说因为生病,所以懒得动,忧虑少,所以也远离了纷扰的世事。“时与幽人遇,烧香煮茗芽”是说常常遇到隐逸之人,一起烧香,煮茶,品茗谈天。 【答案】 译文:到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