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甫
【注释】 徐行:慢慢地走。后长:指后面的路很长很远。味深长:意味深远长久。此道:指儒家之道。谁能:如何,哪能够。笃不忘:深深地记住。讲:讲述。大明:光明的太阳,借喻贤良之士。上齿:年长者的牙齿。习:学习。斯:这(这里)。堂:场所。 【赏析】 《时习堂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这首诗是作者对儒学的颂扬,表达了自己对于学习的态度以及对于儒学的敬仰之情。 “时习堂记言五典也载赓前韵以歌之”,意思是说
【注释】: ①衢学:即衢州的学宫,后改称儒学。讲堂:古代学校中讲习经书的地方。更名:改变名称、名称。时习:指学习。贰车:指《诗经·小雅·鹤鸣》中“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一句,意谓声音传播很远。 ②周道:周公之道。姬公:指周公旦,西周开国功臣,周成王的老师。念不忘:思念不已。 ③宗庙:指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泛指国家。百官:百官大臣。识:理解,知道。仲由:孔子的学生子路,字仲由,鲁国武城人,以直率著称
再和时习五章章取礼记一句王制习乡上齿。蓬矢桑弧:古代男子初生时,用蓬草系在箭上,用桑木做的弓,象征男子成年后要承担起保护国家的责任。 蓬矢桑弧:古代男子初生时,用蓬草系在箭上,用桑木做的弓,象征男子成年后要承担起保护国家的责任。泽宫试事:指参加考试或接受任命。翼如趋:像小鸟儿一样飞奔。 采蘩盈耳皆音节,盛乐何消待大雩(yú):形容音乐丰富多彩,足以消除忧愁。盛乐:盛大的音乐。大雩(yú)
【注释】 1. 初:第一年。2. 过庭趋:指代儿子拜见父亲,出自《礼记》。3. 抚字:指抚养子女。4. 勤勤:勤奋恳切。5. 雩(yú):古代求雨的一种祭祀方式,在田间立坛祭天求雨。6. 畴:田地,这里指农田。 【赏析】 此诗写诗人因官场失意而归家后对家庭责任的反思和自责。全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深愧疚之情。 首句“心事如何忍负初”,诗人用“如何”二字表达了内心的纠结和矛盾
这首诗的意思是:孝顺父母是天生的,镜子里的水本就清澈,鸟类相互学习,灵乌反哺,更显明显。 译文: 孝顺父母是天生的,镜子里的水本就清澈。 鸟类相学,互相学习,更加明显。 注释: 1. 事亲尽孝自天成:事亲尽孝,是天生就有的美德。 2. 鉴本无尘水本清:镜中的水原本就是清澈的。 3. 相彼禽兮犹学习:像那些禽类一样,也进行学习和互相学习。 4. 灵乌反哺更分明:乌鸦反哺,更是显得非常明显。
小时所学老何如 自诧西河不记洙 曾子斯言讥背本 今犹足警吾徒 注释: 小时:小时候; 所学:所学习的知识或技能; 老何如:如何; 自诧:自称,自己认为; 西河:指儒家学说,古代儒家学派以黄河以西为界,因此称为西河; 不记洙:不记得孔子曾经到过洙水这个地方; 曾子:孔子的弟子曾参; 斯言:这种言论; 讥背本:批评违背根本; 祗今:只是现在; 犹足:足够; 警吾徒:警省我等弟子。 译文:
注释: 逾年政化一无成,敢道民和狱讼清。 逾年:过了一年。 政化:政事教化。 一无成:一点成就也没有。 敢道:难道敢说吗? 民和:百姓和谐。 狱讼清:诉讼案子清白。 不以旁人评得失,个中一点自知明。 不以:不靠。 旁人:别人。 评:衡量,评价。 得失:成功与失败。 个中一点:其中一点,这里指自己的内心感受。 自知明:知道自己的清白。 赏析:
注释: 吾儒:我儒者,指作者自己。 政事:政务。 长:长久,深远。 诗书:诗歌和书籍。 步:行走。 齐相:齐国宰相。 逊与:谦让。 盖公堂:盖公堂是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这里代指官署或官府。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事务的深刻理解与思考。诗人通过对比诗歌、书籍与政务,揭示了在处理政事时应该放下杂念,专注其中。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谦逊态度的重视,认为在处理政务时应以谦和的态度对待他人
注释: 习容斋戒适朝初,佩玉锵鸣谨进趋。 大分凛然冠屦判,一诚不散若郊雩。 译文: 练习容貌,斋戒开始,佩戴美玉,声音铿锵谨慎地向前进。 衣冠整齐,如同判决一样,真诚之心不分散,就像在郊外祭祀祈求福祉一样
注释:诚心去教化世俗中的淑良之人,不要珍视金钱和珠宝,而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 我昨天随意翻阅着《乡记》,看到那里记载了几家孝养老人的习俗正在逐渐兴起。 译文:真心诚意去教化世俗中的贤良之人,不要珍视金玉珠宝,而要珍惜生命。 我昨天随意翻阅了《乡记》,看到那里记载了几家孝养老人的习俗正在逐渐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