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山水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吏隐亭会集 招携共到习家池,云水为裳芰制衣。 鱼戏轻舟浮枕簟,鸥随落日下汀矶。 岸巾已得杯中趣,横吹如从天外飞。 野性每来应未厌,骊驹宁复赋言归。 注释: - 吏隐亭会集:指在吏隐亭聚会。 - 招携:邀请。 - 共到习家池:一起到达习家池。 - 云水为裳:形容水面上漂浮的水云。 - 芰制衣
【注释】: 1. 朱令中:即朱彝尊,字秀翁,浙江嘉兴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2. 泮宫:古代学宫的别称,泮宫二首为朱彝尊在学宫读书时所作的诗。 3. 异时师盛德:将来有朝一日,你的老师会有盛德。 4. 此地喜同僚:你在这儿与同学们一起学习,感到高兴。 5. 大璧完无玷:大玉璧没有一点瑕疵。比喻人品德完美,无可非议。 6. 和钟小不恌:和谐的钟声不大不小,恰到好处。 7. 尊罍倾笑语
诗句解读与译文 第一句 - 逍遥:这里指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或哲学境界。 - 堂:通常指古代的厅堂,此处借指文人雅集之地。 - 五咏(五首诗歌):泛指对某一事物的多角度或多层面的描述或赞颂。 - 欲:表达想要达到某种境界的愿望或追求。 - 识:理解、领悟。 - 逍摇乐:(逍遥自得的快乐)指通过内心的平和与超然来达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 第二句 - 都忘:全部忘却,彻底抛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逍摇堂五咏》,以下是对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堂上春风至,欣欣草木情。 - 注释: 春风拂过逍遥堂,万物生机勃勃。 - 赏析: 此句描绘了春风的到来,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使得堂上的花草树木都显得格外生动,仿佛在春风中欢唱。 2. 鸦鸣藏柳暗,蝶舞映花明。 - 注释: 鸟儿的叫声被柳树的阴影所掩盖,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 赏析: 这句诗通过鸟鸣和蝶舞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写堂上五物(堂上薰风、阳曦午日、玩阴叶、引饮冰和鸣蝉)的动态,表现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作用,从而抒发了作者对夏日生活的喜爱之情。此诗在结构上采用由主及次的顺序排列,先写主体,后写客体;先写五物之动,后写五物之功;先写静后写动,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首联“堂上薰风至,阳曦午更骄”两句,描绘出一幅炎热夏季的图画:薰风从堂上吹来,阳光明媚而热烈,使人感到骄阳似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在逍遥堂所作,共五首,每首诗均有四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堂上西风至,郊原岁事成。 - “堂上”指的是逍遥堂,“西风至”描述的是秋天来临的景象;“郊原”指的是郊外的原野,“岁事成”指年终时收获的情景。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秋天景色,西风吹过,原野上的庄稼已经收割完毕。 - 雨馀虹影落,云霁露华清。 - “雨馀”表示雨后,“虹影落”是指彩虹的倒影落在水面或者地面上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逍摇堂五咏”,即对这五首诗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理解原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本首诗为作者自述在逍遥堂的生活情趣及所思所感。前二句写堂上寒风阵阵,环境清幽;后三句写窗中无竹,阶下无花,但铜壶滴漏,不觉夜已深长。最后两句写诗人在逍遥堂内饮酒作乐,不觉已是朝阳东升。 【答案】 译文: 堂上秋风飒飒吹来,萧条冷寂,只有几件古物静静摆放。 映入窗中的只有修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分析概括。“阻风次衡元度韵”是第一句,意思是:停船阻风,与衡州的友人元度一起吟诵诗篇。 “水柳缆孤舟,飘飘万里秋。远风来不断,高浪去还收。”这两句写景,写出了秋江上的景象:“水柳缆孤舟,飘飘万里秋。”水柳随风摇摆,孤舟在万里的秋江上飘荡。“远风来不断,高浪去还收。”远来的江风虽吹不断
皎皎明河汉,悠悠度女牛。 奔驰空岁月,南北尚淹留。 所愿各千里,此身兼百忧。 如何有羽翼,来往亦遨游。 注释: 1. 皎皎:明亮的样子。 2. 明月银河:指夜空的天河。 3. 度:渡过。 4. 女牛:牵牛星。 5. 奔驰:马疾驰。 6. 空岁月:虚度年华。 7. 南北:东和西,指家国两地。 8. 所愿:所期望的事。 9. 百忧:许多忧虑。 10. 如何:怎样。 11. 羽翼:翅膀
【注释】 思:怀念。东秦:指长安。水云波浩荡:水波浩瀚,云气飘荡。林日影摧颓:树林中的阳光斑驳,景象衰败。野色撩诗兴:野外的景色勾起了诗人的诗兴。系舟还信步:把船拴好以后,又漫步江边。系舟:把船拴好,使不漂走。 【赏析】 《思归》是一首怀乡诗,写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首联写诗人离开长安已经多年,故国之地渐行渐远;颔联写长安近处的水云浩渺,树木参天,但都不如家乡的景色美好;颈联写秋风吹拂着树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