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希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他对故乡和过去的怀念。下面逐句释义: 偶得(偶然得到) 村邑萧条廨屋低,茆墙缺处补荆篱。 市添人语当墟日,田卷车筒漫种时。 公事偶无封印早,小胥习懒赴衙迟。 闲行摸索街头石,寻得前朝一片碑。 译文: 偶得 村邑萧条破败,廨屋低矮不堪。 茅草墙缺处补了荆笆篱笆。 市场上人多热闹,但已经快到墟日了。 田地里农民正在卷起车筒,开始种庄稼。
注释:渔人 询问名利总不知道,将生活托付给船篷。 四季的风月都归还我,万顷烟波该向谁说? 雨后天晴蓑衣和斗笠晒,醉后长笛倚着船篷吹。 这种情怀只有诗人才能理解,除了诗人只有楚辞能理解。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借写渔翁的隐逸生活,抒发了自己对名利的淡薄之情,以及自己追求隐逸生活的心境。全诗以渔翁自比,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以及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
汀畔 汀,水中沙地。墅梅汀畔客帆过,岁晚天南气候和。 注释:别墅旁的梅树,水边停泊的船帆经过。随着岁末的到来,南方的天气变得温暖和煦。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南国冬季的宁静美景。首句“汀畔墅梅”描绘了别墅旁边的梅树,以及在水边的船帆经过的情景。第二句“岁晚天南气候和”则表达了岁末时南方气候变暖,景色宜人的特点。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赏析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所给的注释分析诗歌的内容。 “携家”是第一句,点明出游的缘由。第二句写随处风景,处处有情。第三句写山石从平地起,数只禽鸟飞入半天鸣叫。第四句写草绿树青,水色更清。第五句写船载诗人,水更清澈。最后两句写晚泊无事可做,只好自购村酒对花而饮。 【答案】 ①携家:指带着家人一起出游。②羁程:旅途中辛苦劳顿
诗句输出 寒云飞万里,一番秋、一番搅离怀。向隋堤跃马,前时柳色,今度蒿莱。锦缆残香在否,枉被白鸥猜。千古扬州梦,一觉庭槐。 译文输出 寒冷的云朵在万里高空飞翔,秋天的风不断搅动着我离别的思绪。曾经在那隋堤边奔跑,那时的杨柳依旧翠绿,现在的蒿莱遍地生长。当年那华丽的船缆是否还残留着往日的香味,却被白鸥所猜忌。那无尽的扬州梦如今只能沉浸在深深的槐树下。 注释说明 1. 寒云飞万里 -
杨妃井 历史与情感交织见证 1. 诗作原文 妃子当年井尚存,谁栽石塔向云根。 春泉不洗开元恨,空与黥儿洗字痕。 2. 诗句注释 - 妃子:指杨贵妃(杨玉环)。 - 井:指杨贵妃曾经居住的“御井”。 - 栽石塔:建造供奉杨贵妃遗像的石塔。 - 云根:指石塔所在之地,如云一般高远。 - 春泉:指清泉,象征纯净与哀愁。 - 开元恨:指唐玄宗因宠爱杨贵妃而引发的一系列政治事件。 - 黥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描绘了范宽和李成的山水画作。诗中赞美了这两位画家的技艺,同时也表达了对艺术传承和创新的思考。 王生山水歌(其一) 范宽山头李成树,百年二老皆仙去。 如今尺素留人间,纵有千金无博处。 注释:范宽和李成都是著名的山水画家,他们的画作流传至今,成为了人们手中的宝物。即使有了千金的价值,也买不到这样的作品。 王生山水歌(其二) 后人笔底工一家,声价随可喧中华。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诗句在前,译文在后。每句诗句和对应的译文一一对应。下面是我根据这些要求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梧梅渡:这是一个地名,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名字,也可能是某个景点的名称。这里的“梧”可能是指梧桐树,而“梅渡”可能是一个渡口或者桥梁的名称。 2. 郁郁栖凤枝:这句话描述的是梧桐树的茂盛,枝叶繁茂,好像有凤凰栖息其中。 3. 青青止渴林:这句话描述的是梧桐树下的树木,它们长得翠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文大意。本诗首句“路转”二字是全诗之眼,为点睛之笔,表明诗人所经之处是山路,而山路上枫林积叶深,故有秋塘涨水绿沉沉之感。后两句“沙鸥却似曾相识,独立莎汀伴醉吟”,则描绘了一幅沙鸥与诗人相伴的醉意盎然的画面。 【答案】 译文: 山路弯弯曲曲,穿过枫林,落叶堆积得很深,秋天的池水也涨满了绿色。沙滩上白鸥像熟悉我一样
【注释】 山寺看桃:在山中寺庙欣赏桃花盛开的景色。 无数桃花傍水栽,水边新架佛亭台。 无数:众多、成群。 傍水栽:靠近水源栽种。 傍:靠。 水边:指靠近水的岸边。 新架:刚搭起。 佛亭台:佛寺前的石亭或凉亭。 不因桥畔僧相接,只道玄都观里来。 玄都观:道教宫观名,相传为道家祖师老子讲经处。《太平广记》卷一百八十九引《神仙传》说:“老子过函谷关,化胡王作紫气,王曰:‘此非子身有仙气也。’老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