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云飞万里,一番秋、一番搅离怀。向隋堤跃马,前时柳色,今度蒿莱。锦缆残香在否,枉被白鸥猜。千古扬州梦,一觉庭槐。
歌吹竹西难问,拚菊边醉著,吟寄天涯。任红楼踪迹,茅屋染苍苔。几伤心、桥东片月,趁夜潮、流恨入秦淮。潮回处,引西风恨,又渡江来。
诗句输出
寒云飞万里,一番秋、一番搅离怀。向隋堤跃马,前时柳色,今度蒿莱。锦缆残香在否,枉被白鸥猜。千古扬州梦,一觉庭槐。
译文输出
寒冷的云朵在万里高空飞翔,秋天的风不断搅动着我离别的思绪。曾经在那隋堤边奔跑,那时的杨柳依旧翠绿,现在的蒿莱遍地生长。当年那华丽的船缆是否还残留着往日的香味,却被白鸥所猜忌。那无尽的扬州梦如今只能沉浸在深深的槐树下。
注释说明
- 寒云飞万里 - “寒”字形容天空中飘动的云彩,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飞”字表现了云彩在高空中自由飘荡的样子,“万里”则表示这些云彩跨越了遥远的距离。
- 一番秋、一番搅离怀 - “一番”指的是多次或不同的时间,这里强调了秋天的变化对诗人心情的影响。“搅离怀”表达了诗人因季节变换而感到的孤独和思念。
- 向隋堤跃马,前时柳色,今度蒿莱 - “向”字表明动作发生的方向,“隋堤”指的是隋朝时的护城河堤岸,“跃马”描绘了昔日骑马奔腾的场景,“前时柳色”则是指过去柳树茂盛的景象,“今度蒿莱”则说明现在蒿草丛生的环境。
- 锦缆残香在否 - “锦缆”指华丽的船缆,“残香”可能指的是船缆上残留的香气,“在否”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或疑问。
- 千古扬州梦,一觉庭槐 - “千古”表示时间的长久,“扬州梦”是指过去的扬州美景或繁华的回忆,“一觉庭槐”可能意味着在庭院中的梧桐树下度过的夜晚,这里梧桐树成为了扬州的象征。
- 歌吹竹西难问 - “歌吹”指的是音乐与歌声,“竹西”是古代一个著名的地点,这里的歌声往往引人入胜,但诗人难以在此寻得旧日的欢乐。
- 拼菊边醉著,吟寄天涯 - “拼”字表达了诗人试图寻找慰藉的心情,“菊边”可能指的是饮酒作乐的地方,“醉著”意味着沉醉其中,不愿醒来,“吟寄天涯”则表达了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通过诗歌传达给远方的友人的愿望。
- 任红楼踪迹,茅屋染苍苔 - “任”字表达了任凭、任由的意思,“红楼”指代过去的辉煌宫殿或富丽堂皇的生活场景,“踪迹”可能表示过去的足迹,“茅屋染苍苔”描述了简朴的生活状态,以及岁月留下的痕迹。
- 几伤心、桥东片月,趁夜潮、浪恨入秦淮 - “几伤心”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桥东片月”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那里的月光总是让人感到伤感,“浪恨入秦淮”则意味着心中的怨恨如同潮水般涌向秦淮河,秦淮河是南京的一个重要历史景点,常常与离别、怀旧联系在一起。
- 潮回处,引西风恨,又渡江来 - “潮回处”可能指的是潮水退去的地方,“西风恨”表示一种悲伤的情绪,“又渡江来”则可能意味着诗人再次渡过长江回到故乡的情景。
赏析
这首《八声甘州·竹西怀古》是宋代词人赵希迈的作品。它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词句展现了作者对故乡扬州的深厚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回忆,赵希迈巧妙地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使得作品具有了极强的感染力。
诗中的“寒云飞万里”不仅描绘了天气和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这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诗人的情感相互映衬,使得整个诗句更加生动和有力。
“一曲秋、一曲搅离怀”通过对比秋天的凄凉与离别的愁绪,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这样的对比手法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深刻和有力。
诗中的“向隋堤跃马,前时柳色,今度蒿莱”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变迁。这种历史的回顾不仅增加了诗的文化内涵,也使得作品更加富有哲理意味。
“拼菊边醉著,吟寄天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和过去的怀念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直接又含蓄,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和感慨。
《八声甘州·竹西怀古》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象丰富的佳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描写,赵希迈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广阔的历史背景相结合,使得整首词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