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才邵
远水恨微茫,近山露岩壑。 诗句描述的是一幅山水画卷,远处的水显得有些模糊不清,近处的山则显露出岩石和洞穴的轮廓。 是中有佳处,远近理自各。 这里有一处美景,远近观之各有其独特的韵味。 危亭枕江干,江外群峰泊。 一座高高的亭子坐落在江边,江对岸的群山宛如停靠的船只。 森然青玉圭,穿空势如削。 山峰苍翠欲滴,如同青玉般细腻,直插云天,气势磅礴。 沙湍与松籁,逼耳笙磬作。 沙石激流声与松涛声交织在一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次韵傅安道同陈元功诸公游石狮岩》。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中书英烈气,凛然照人寒。 - “中书”通常指的是宋代中央的行政机构,而“英烈”则形容其成员具有英勇和刚毅的品质。这里的“凛然”意味着这些官员们有着令人敬畏的威严。 2. 济美世有人,盛德启其原。 - “济美”意味着帮助世界实现美好,“盛德”指的是高尚的德行
【注释】 学道当何从:学习道理应当从何处入手。 贵不昧:贵在不失真。 如子:像你。 识鉴高:眼光高、见识广。 终不钓滩濑:最终不会去垂钓那些浅水急流的鱼。 定同昌黎公:一定会和古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先生一样。 去饱鲸鱼鲙(kuài):离开那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寄生虫们。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观览罗长卿题写的“观澜阁”后有感而作的。观澜阁为罗长卿所建,以观澜为名,意即希望此地能观照到湖光山色的美
【译文】 在灯下见到梅花,这清冷的夜,成了梅花的聚会,翠绿色的竹帘保护着寒冷的风力住不散。 稀疏的声响远远传来玉漏的声音,华美的灯光多次续接兰花的烛火。 梅花枝干挺拔如亭亭玉立,浮香飘荡漠漠轻来去。 彩虹般的色彩正超绝尘世之外,素白的肌肤无一点污点。 体轻难便有行云之快,光透只应缘饮露之清。 珠宫宴罢恰归时,瑶台月下相逢处。 斜辉耿耿照冰姿,清影重重杂香雾。 除了着色参差仙子似的,妄夸淡伫人间误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要求。诗中每两句为一组,需要对应输出诗句和对应的译文,并加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我们逐句解读诗歌内容: 1. 旱气彻坤舆:旱气遍及大地 2. 井水几欲沸:井水沸腾,形容旱情严重 3. 乡邦正嗷嗷:家乡正在遭受干旱之苦 4. 度日长于岁:与往年相比,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5. 肯来款柴门:有人愿意来访我的茅舍 6. 高义警衰替:高尚的品德能够警醒世人 7. 时方游郡城
【注释】碧玉轩:指诗人的住所。燕石:比喻珍贵的玉石。鼠璞:鼠骨。腐材:腐烂的木头。比喻无用之物。琼瑶:美玉。比喻贵重的东西。 【赏析】此诗借物喻人,以“玉”比德。全诗共八句,前四句赞美玉的坚贞不屈和纯洁无瑕,后四句则批评那些浮华浮躁、急功近利的人。 第一句“燕石乏良质”,是说燕地产的美玉质地并不珍贵。这里运用了反衬手法,突出了玉的高贵。燕石即和氏之璧,因楚怀王曾得到它而闻名于世,后来被献给秦国
赠王至道 乾坤萍宅水,日月蚁旋磨。 百年能几何,经眼飞隼过。 志士多苦心,共惜分阴趖。 功名上竹帛,千百中几个。 岂堪怀宴坐,偪仄就庸懦。 王郎荆楚秀,俊气倾四坐。 屹如饱霜鹰,远意不受挫。 公家老先生,才高胆力大。 生平持正论,终不惩寡和。 延留住江阁,屡见月镜破。 不将恩夺义,朝夕勤磨磋。 已见器识全,致远谁能奈。 正如舟楫具,风便即转柂。 要当度帆力,势紧须少挆。 行收利涉功,举酒辄先贺。
诗句:成山对三山,残夜动海色。 译文:在山与山之间相望,夜晚时分海浪翻滚,景色壮阔。 注释:成山、三山,指的是中国山东的著名景点泰山和华山,象征着国家的壮丽和历史的深厚。残夜,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展现了国家的美丽和历史的厚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国家的热爱。 次韵张宝文赠王自然 诗句:英灵钟此翁,倜傥旧无敌。 译文
【注释】 隐者:隐居山林的人。逃世网:逃避人世间的是非、得失等种种烦恼。遂欲安一枝:想要在山野中找个清静的地方,度过一生。不能负猿鹤:不能辜负猿猴和白鹤。猿鹤是山林中的隐士所养的动物,这里指隐者。山林无返时:在山林中,再也没有返回的时候了。吾人富道义:我们富有道义。词华振芳蕤:言辞华丽,文采飞扬。同疑敛逸步:大家都怀疑收敛退让的行为。不愿黄金羁:不愿意被黄金束缚。然于论议间:然而在议论国事之间
郑守宣化斋前双莲 使君致远器,清涂久飞辙。 圣朝念远民,分符暂还辍。 名斋以宣化,立意岂虚设。 勤勤布德意,宿弊除根穴。 坐令千里间,歌颂自填噎。 声闻听卑耳,祥应为之发。 歘从斋前池,共蒂丹葩结。 双娥殊胜姿,同驻凌波袜。 皎如寒鉴中,清影两奇绝。 方知报政速,顾岂待期月。 行观拜褒诏,飞缨觐丹阙。 注释: 1. 使君:对地方官的尊称。 2. 清涂:干净的路,比喻清廉的政治环境。 3. 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