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光祖
【注释】仙掌峰:山名。相传为汉武帝时方士所筑,上有九曲水池。朱元晦:诗人的朋友。棹歌:船夫唱的船歌。 【赏析】这是一首咏景抒怀兼及送别之作。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首联写仙掌峰边的仙浴堂,泉声潺潺,清冽入心;颔联写六曲滩头的水,流过仙浴堂,带着落花飘香;颈联写水带落花飞去,又似在向友人告别;末联写友人离去,诗人伫立江边,目送远去的舟船,无限惆怅。全诗写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注释】 丹山、翠崖:指美丽的山水。 新村渡口:指新桥渡口。 归去来:古代文人归隐田园,常以归去来表示自己的愿望。 【赏析】 本诗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七言绝句。首句写游遍了丹山与翠崖;第二句写新村渡口,太阳即将落山;第三句写不知神仙是否真的存在,只听到欸乃数声船桨声,暗示船已靠岸;末句点明归隐之意。全诗意境开阔,语言朴实,富有生活气息
注释:五曲溪环绕着几间小屋,上边是青翠的墙壁,下边有流淌的泉水。我住在这幽静的住所中,不需要立下名号。大隐士就像一峰高耸入天,独自超脱尘世纷扰。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作者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表达了对大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首句描绘了九曲溪环绕着屋舍的景象,次句写房屋依傍青山翠壁,下句写溪水在山脚流淌。第三句“幽居不用立名字”,表明作者不追求名利,甘于淡泊的生活。末句“大隐一峰高插天”
【注释】 九曲棹歌:即《武夷棹歌》或《九曲棹歌》。是南宋诗人陆游在福建武夷山游览时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朱元晦:名朱熹,宋代著名学者。武夷山在福建省西北部。涟漪:水面上泛起的波纹。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在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秋游览武夷山后,写下的一首七绝。诗中描绘了武夷山的美丽景色和壮丽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听取渔歌说武夷”,诗人通过渔夫的歌声,了解到武夷山的美丽
玉女峰临二曲流,刳心学道几春秋。 东风不信心如铁,却放石楠花满头。 注释: 玉女峰:指峨眉山的一座山峰,传说中是西王母的女儿。 刳心学道:意为全心全意地修行,学习道家的学问。 东风不心(xin):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石楠花满头:指头上长满了石楠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对峨眉山的赞美之作。首句“玉女峰临二曲流”,描绘了峨眉山的雄伟壮观,形象生动。第二句“刳心学道几春秋”
得毛韩经学。振祖风,挺挺凌烟勋业。文章世为甲。果妙龄秀发,荐膺衡鹗。名登雁塔。访梅仙,种河阳桃李,从兹两绾铜符,多少吏民欢洽。 庆惬。归来整顿,松竹笑傲,武夷溪壑。韶光恰匝。清明过了旬浃。喜当初度日。称觞春酒,一饮红生双颊。愿儿孙,世袭簪缨,代常不乏
恰则元宵,灿万灯、星球如昼。春乍暖、化工未放,十分花柳。和气并随灯夕至,一时钟作人间秀。问烟霄、直上舌含香,文摛绣。 命世杰,调元手。荆楚地,淹留久。看日边追诏,印垂金斗。翠竹苍松身逾健,蛾儿雪竹人如旧。愿湘江、卷入玉壶中,为公寿
黄帝史仓初作书,依类象形书亦疏。 兽蹄鸟迹颇奇怪,乾端坤倪微发舒。 周籀大篆十五篇,体制渐与苍史殊。 秦兼七国有天下,混一土宇同书车。 赵高采历竞新作,胡母博学夸宏模。 是时小篆方挺出,苍籀字画勤芟除。 云阳系囚变隶体,世喜简便争奔趋。 人文日巧伪日胜,古意自此皆荒芜。 峄山野火惟焦苏,苦县光和碑亦无。 宣王石鼓后来出,真赝莫订徒嗟吁。 阳冰凛凛及前辈,字骨瘦硬中敷腴。 潮乎下笔亦清切
听取渔歌说武夷,武夷九曲水涟漪。 放舟理棹从头去,三十六峰天下奇。
宋代诗人欧阳光祖字庆嗣,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展现了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文学风格。以下是对欧阳光祖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介绍 - 字号生平:欧阳光祖,号建宁府崇安人,生于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卒于宋宁宗庆元元年(一二零一)。他的生平经历丰富,从青年时期就展现出过人的文才,后曾随刘子翚、朱熹学习,并考中进士。 2. 文学成就 - 诗歌作品:欧阳光祖在宋朝有4首代表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