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船
注释: 轻捧香腮低枕。眼波媚、向人相浸。佯娇佯醉索如今,这风情、怎教人禁。 却与和衣推未寝。低声地、告人休恁。月夕花朝,不成虚过,芳年嫁君徒甚。 译文: 轻轻捧起香腮低枕,眼神媚惑,向别人浸润。假装娇态又醉醺醺地要求现在,这种风韵怎么能让人禁止? 却与我一起躺下推不睡。低声地说人不要这样,月光下的花儿节,我们怎么白白度过?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的词作。上片写她“眼波媚”,有“媚”意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的内容大致把握,然后结合重点字词与手法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同时注意理解其情景交融的特点。“十顷疏梅开半就”意思是说:疏疏落落,开了一半的梅花。“今度何郎,尊前疑怪”,是写自己对梅花的怜爱之情:“那人”指酒中之客。“花共那人俱瘦”的意思是说:梅花也随着酒中的那个人一起消瘦了。这四句是说:我怜惜着这些梅花
【注释】 今夜阴云初霁。画帘外、月华如水。露霭晴空,风吹高树,满院中秋意。 皎皎蟾光当此际。怎奈何、不成况味。莫近檐间,休来窗上,且放离人睡。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写秋夜怀人的词。“今夜”二句点出时间是在中秋之夜。由于天气晴朗,所以有月光,而月光又照在院子里,使整个院子都笼罩在一片明亮之中。这两句中用了“阴”、“霁”“水”、“霭”等字,描绘了一幅清朗的月夜景象。“皎皎”两句写天上月亮的明艳
绿盖红幢笼碧水。鱼跳处,浪痕匀碎。惜别殷勤,留连无计,歌声与、泪和柔脆。 一叶扁舟烟浪里。曲滩头,此情无际。窈窕眉山,暮霞红处,雨云想、翠峰十二。 注释:绿树成荫,红伞遮着水面。鱼儿跳跃的地方,波浪的痕迹就像被均匀地打碎了一样美丽。我们珍惜彼此的离别,却无法挽留,只能以歌声和泪水表达我们内心的柔情。 我乘坐的一叶小舟在烟雾缭绕的江面上飘荡。曲折绵延的小溪旁
短棹轻舟排办了。歌声断、晚霞残照。红蓼坡头,绿杨堤外,离恨知多少。 别后莫教音信杳。叹光阴、初自来堪笑。画角谯门,槐溪归路,正是楚天清晓。 注释: - 短棹轻舟:用短小的船桨划动轻便的小船。 - 排办了:整理好,准备就绪。 - 歌声断:形容歌声中断,可能是因为饮酒过多。 - 晚霞残照:傍晚的晚霞和落日的余晖。 - 红蓼(liǎo)坡头:红色蓼花盛开的地方。 - 绿杨堤外
夜行船·咏美人 龟甲炉烟轻袅。帘栊静、乳莺啼晓。拂掠新妆,时宜头面,绣草冠儿小。衫子揉蓝初著了。身材称、就中恰好。手捻双纨,菱花重照,带朵宜男草。 注释: 1. 龟甲炉烟轻袅:形容炉中的烟气轻轻摇曳,仿佛像龟甲一样有光泽。 2. 帘栊静、乳莺啼晓:指清晨时分,帘栊被轻轻拉开,听到乳莺的啼叫。 3. 拂掠新妆,时宜头面,绣草冠儿小:形容女子刚刚梳洗完毕,妆容新颖适宜,头戴的小绣草帽。 4.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下面是诗句的逐句翻译和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诗句解析: 1. 泪眼江头看锦树。别离又还秋暮。细水浮浮,轻风冉冉,稳送扁舟去。 - 注释解释: “泪眼江头”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在离别时的情景,眼泪在眼边汪汪地往下流。“锦树”可能是指繁花似锦的树木或是用来形容景色美丽如画。“别离又还秋暮”则表达了诗人又一次面临别离的哀伤,秋天的暮色也增添了一份凄凉
绿锁窗纱梧叶底。麦秋时、晓寒慵起。宿酒厌厌,残香冉冉,浑似那时天气。 别日不堪频屈指。回头早、一年不啻。搔首无言,栏干十二,倚了又还重倚。 注释:绿锁窗纱——形容窗子被绿色的纱帐所笼罩。梧叶底——在梧桐树的树叶下面。麦秋——指夏季初的时节,此时正值收割小麦的时候。宿酒——隔夜的酒。厌厌——酒意未尽的样子。残香冉冉——残存的香气缓缓飘散。浑似——好像。那时天气——指当时的情况和气候
【解析】 此诗写女子夜听琵琶声而引起的相思之情。首句写女子听琵琶,“醉袖轻拢檀板转”,是说琵琶声音一弹起来,女子的衣袖便随着音乐轻轻飘动起来,她好像在沉醉中,又好像在微醉中。次句写女子听琵琶,听到的是“晓莺初啭”。莺鸟啼鸣,声音清脆,女子听到后自然联想到春天来临、万物复苏,于是心中愁绪顿然消失。三、四句写女子听琵琶,听到的是“花落江南,柳青客舍”,这是说女子听到琵琶声,想到的是春去秋来、岁月流逝
【诗句释义】 1. 夹岸绮罗欢聚。看喧喧、彩舟来去。晴放湖光,雨添山色,谁识总相宜处。 2. 输与骚人知胜趣。醉临流、戏评坡句。若把西湖比西子,这东湖、似东邻女。 【译文】 在湖边欣赏着五彩缤纷、欢聚一堂的美景,看着彩船来回穿梭,在晴朗的日子里,湖水泛着波光粼粼,山色也显得分外秀丽迷人。谁能真正领略到这些景色的美好呢?只有文人骚客才能欣赏到其中的乐趣。如果将西湖比喻为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