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栩
这首诗名为《蔡尚书挽词二首 其二》,是宋代著名词作家叶适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廊庙平戎策:描绘了蔡尚书在朝廷中提出的策略和计划,旨在平定边疆的战事。 2. 诗书谕善箴:通过诗歌来传达道德教诲和警示,表明蔡尚书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 3. 十年才一召:指蔡尚书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才被朝廷召回,说明其久负盛名。 4. 未昃忽先阴:意指太阳尚未西斜,天色已暗,暗示着蔡尚书的突然去世。
诗句原文: 又报文昌拆,耆儒去玉除。经纶于世密,趋和与时疏。闽地祠常衮,词臣说仲舒。 译文: 又传来消息,尚书被撤,资深的学者离开了这个岗位。他治理世事谨慎细致,但随和的态度却逐渐远离了时代的方向。在福建地区,人们纪念着曾公衮,词臣们还在讨论着仲舒的学问。 注释: - 文昌:《诗经》中的“文昌”指的是执掌文职之官,这里可能是指某个担任重要职务的官员。 - 耆儒:指年长而学识渊博的学者。 -
徐少卿挽词 其一 盛业清朝选,香名早岁芳。 所欣逢舜禹,宁肯学于张。 卿月高秋部,恩波彻夜郎。 谁嗟贤哲事,身外欠周防。 注释: - 盛业: 美好的事业。 - 清朝选: 指在清王朝中被选拔出来。 - 香名: 指美好的名声。 - 舜禹: 古代传说中的四位圣人,尧、舜、禹、汤。 - 宁肯学于张: 不愿意像张良那样隐忍待机。 - 卿月: 指你(徐少卿)。 - 秋部: 古代官职名称,指秋天的部门。 -
徐少卿挽词 其二 突然做了一场严州梦,却难随上雍班。 人生得意时能行善事,身处逆境也能自处不慌。 瘴疠之地喝的酒云生绿意,哀悼之典旌旗上露珠湿斑。 保昌寺钟声梵唱在朝阳中响起,依旧是家乡青山
【注】江信风:指秋风。小舟摇兀芦苇丛:船在芦苇丛中摇晃。云端初月吐复翳,时有鹳鹤鸣寒空:月亮从云缝里露出来又藏进去,偶尔有鹳和鹤的叫声在寒空中回荡。梓荚离离挂石发,松萝矫矫垂羽幢:梓树荚子像挂着的羽毛一样,而松萝则像张开的羽葆。徒步长歌者谁子:徒步行走的人是谁呢?乍抑乍扬惊远厖:一会儿抑扬顿挫地吟唱,惊动远处的马儿。惨淡百感集:心中充满各种感慨。海田无雨种十一,是处奔走祈渊龙
诗句: - "建安七子云锦裳",建安七子,指魏晋时期的曹植、王粲等七位文学家。他们的作品被誉为"建安风骨",代表了汉末文人的风采和才华。"云锦裳",用华丽的云锦制作的衣服,象征着他们的文采飞扬。 - "东阿冠佩俨帝傍",东阿,地名,位于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是古代著名的文化重镇。这里的冠佩,指的是东阿的官服和饰品。"俨帝傍",形容这些冠佩在帝王身边显得格外庄重和尊贵。 - "美人依约驻何许"
【赏析】 程昌寓,字子远,号青莲居士、玉壶居士,宋代文学家。其诗多写景状物,尤善小令,清新隽永。此词为祝寿之作。首二句写生日的热闹场面;三、四句赞美程郎中气度不凡;五、六句称颂程郎中有通侯之才,堪为汉相;七、八句以“惊”字突出程郎中威名显赫;九、十句描绘东海之广阔,以及潮声对政声的影响;十一、十二句描写民间生活和太平景象;结句祝愿程郎中功成名就。全词语言平实却意境高远。 【原文】 程郎中生日
【注释】 刈(yì):割草。 行:行走,这里指收割。 大儿:指年长的兄长。 牵:拉着。 小:指年纪小的孩子。 携篝(gōu)并畦(qí):拿着火把在田间走,指夜晚收麦子。 陌翁(mò wēng):田里的老翁。 切莫迟:不要耽误农事。 梅风:春风吹梅。 云晴:天气晴朗。 两手便熟:指手已经熟练了。 黄云:指黄色的麦苗。 苍坡(pó):山冈。 长歌:唱歌。 笠(lì):斗笠。 缘:顺着。
【注释】 走笔代书答西士:指书信中以行文代替口答。 帝城百司官事少,故府庭闲长春草。 帝都百司官员事务不多,故官府庭院中青草长出。 独馀人事十倍多,一月束书逾束稿。 只有人事比往常多十倍,一个月的束信堆成一堆。 我于其间厌见之,语可摹印百不移。 在这其中厌烦地见到这些文字,言语可以模仿而不改变。 深处难论浅处俗,今我下笔如黏黐。 深奥之处难以谈论浅显之处庸俗,现在我下笔如同黏性之物一样难以摆脱。
《奚帑院挽词二首》是一首由戴栩创作的诗歌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历官凡有几,五驾令君车: - 历官凡有几:这里的“历官”指的是戴栩历任的官职,而“几”则表示数量不多。诗人通过“历官”表达了自己虽曾任职但并非很多的意思。 - 五驾令君车:这里的“五驾”是指古代帝王的车驾,象征着尊贵和权力。而“令君车”则是对令尹(古代楚国的宰相)的尊称,表明诗人在政治生涯中的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