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绍嵩
竹间初拆半斜枝,正是周王二月时。 竹映梅花花映竹,主人不剪要题诗。 注释与赏析: 次韵吴伯庸竹间梅花十绝 其一 竹间初拆半斜枝,正是周王二月时。 竹映梅花花映竹,主人不剪要题诗。 翻译: 竹间的新枝刚刚拆开一半,正好是皇家春天的二月份。 竹子映衬着梅花,梅花又映衬着竹子,主人不想去修剪它,而是要在它的旁边写上诗句
【注释】 曲江:即曲江池,在今西安市西。 清赏:指优美的景色的欣赏。 人自无言水自流:指观赏的人不出声,但水流依然自然地流淌,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乱峰寒木更孤舟:指山峰错落,林木萧瑟,更加衬托出孤舟的凄凉。 【赏析】 《曲江野眺》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时值安史之乱爆发前两年。诗人借景抒情,抒发了他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时局动荡不安的不安心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并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白苇黄茅路四通”,白苇、黄茅是诗人眼前所见之景,路四通八达,表明诗人所行之地的交通要道,这一句描写了诗人在途中所见之景。白苇、黄茅、路四通八达,为诗人的下一句写情铺垫,也为后面的抒情作铺垫,奠定了感情基调。
【注释】 ①必大:闻人必大,即闻人莘老。 ②青云:指科举及第的官途。挂科:考中。 ③贫疑陋巷春偏少:意思是说,自己虽然有才华,但却贫穷潦倒,如同在陋巷之中,春天的到来显得更加短暂。 ④学办痴龙艺最多: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学识渊博,但却没有机会施展,就像那痴痴地画龙的画家一样,尽管技艺高超,却无人欣赏。 ⑤剩把文章鸣圣代:意思是说,只能把文章写下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⑥却思猿鸟共烟萝
【注释】 ①桹(zhōu):同“舟”。 ②沙上雁:指暮天飞过的一群大雁。 ③北山:指庐山。 ④惊起:惊动,使……惊起。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小品,写的是诗人在江上乘船时,看到江水、城郭、芦苇、飞雁,以及它们与自己之间的关系等。诗人以江为背景,以江上的芦苇、飞雁和城郭为主体,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表现了诗人的所见所感。首句“南昌城郭枕江烟,一苇鸣桹下渺然”中,“城郭”二字,点出了地点
【注】仙嵓江,即仙姑河。夹路松开黄玉花,即夹道开放的黄花。 淅淅寒流涨浅沙,小桥通去路横斜。淅淅:形容雨声或风声细长而急促。涨浅沙:指水上涨漫过岸边的沙滩。 因寻野渡逢渔舍,夹路松开黄玉花。因:因为。遇:碰到。逢:遇见。黄玉花:黄色的菊花。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江南秋景的七绝诗。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用词简洁,意境清新,耐人品味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二水奔奔鸣屋除,山川澄净九秋馀。 “二水奔奔”形容水流湍急如同奔跑的马匹,声音响亮如同鼓点。“鸣屋除”则形容山间的流水声此起彼伏,好像在敲打着屋顶。“山川澄净”描绘了秋天的山水景色,清澈明亮,没有一丝杂质。“九秋馀”则是说秋天已经过了一半,还有一大半的时间。 故人相见自青眼,病叟中间已白须。
【译文】 午梦初醒,枕上藜草床。忽然听到窦家园子里的莺儿鸣唱,惊醒后半生漂泊,每到佳节倍思亲。 万瓦脚下是开化府城墙,鸂鶒鸟刷着羽毛荡漾在花丛中。葡萄架上月光皎洁如盘,清风吹过让人心旷神怡。 谁教我竟然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写出如此佳作?我年纪大了,诗情不减当年。 【注释】 憩窦园:即窦园,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岸。 午枕藜床:午梦初醒,枕头上还留着睡意。 有:同“又”。 客路:旅途。 开化城
【注释】 长日林皋独醉吟:在林间山野独自饮酒吟诗。林皋,指山林、田野。 属文想见翻新样:撰写文章时想象他写出新意。属文,指作文。 执卷犹闻惜寸阴:拿起书本还听到爱惜时光的声音。 世上纷纷蛮与触:世上纷扰的是非纷争。 历历古兼今:历史的和当代的都历历在目。 出纵风烟步:走出户外放飞心情,游览自然风光。 携筇数访寻:拄着拐杖多次去拜访寻求。筇,竹制的手杖。 【赏析】
柳暗人家水拍堤,人家随处有柴扉。 草中白道穿村去,门外黄尘扑面飞。 返照未沉僧独往,暮山时见鸟双归。 风从北户来披拂,暗递花香入客衣。 注释: 1. 柳暗人家水拍堤:柳树掩映的人家背后,水声拍打着堤岸。 2. 人家随处有柴扉:每家每户都设有柴扉,即用木头做的门。 3. 草中白道穿村去:在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上行走。 4. 门外黄尘扑面飞:外面飞扬的尘土扑面而来。 5. 返照未沉僧独往:黄昏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