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绍嵩
译文: 久游他乡,心怀喜悦,扶老携幼登上湖边的小船。 回云遮蔽着山谷,初升的太阳洒下晨光。 杨柳千丝万缕,色彩斑斓;荷花一路飘香。 西湖美景天下无双,无人能与我同享此景。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以下是逐句解析: 1. 首句“久客欣无事”:表达了久居他乡的人对于无事可做的喜悦心情。这种心情可能源于对故乡的思念
. 落日放船好:在夕阳下放船,景色宜人。 2. 波恬尔许平:水面平静,波浪轻柔。 3. 水光浮棹碧:水面倒映着翠绿的波光,使船显得更加美丽。 4. 山意入诗清:山景如画,诗意盎然。 5. 世路方行险:世间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 6. 江人莫问程:不要关心路程的长度。 7. 顺流风更顺:顺风前行,更加顺遂。 8. 飒飒片帆轻:风吹过,帆轻轻摇曳
【注释】 1.栖霞道中:栖霞,山名,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北。唐宋时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2.路僻:指山路偏僻。 3.闲行远:形容路途遥远,行走缓慢。 4.罨画:古代的一种绘画技法。 5.细柳乱摇风:形容柳树随风摇曳,如同舞动一般。 6.畎亩:田畴。 7.孤城:指偏僻的城池。 8.山川暮霭中:傍晚时分,远处的山和水雾气弥漫,景色朦胧。 9.旷然:豁达、开阔的样子。 10.心与白云空:形容心境宽广
【注释】 玉历:指农历。标人瑞:标明人中之吉祥者、幸运儿。膺门:受天赐。鹗(è):一种鸟,古代以鹗为瑞应。嵩岳:指泰山。真贤:真正的圣贤。壁暗诗千首:墙壁上布满了诗人的诗篇。官当岁九迁:官职连年提升。眉寿:即“眉寿公”,旧时祝颂长辈长寿的敬称。何但八千年:岂止八千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曾温伯生日的祝贺之作。全诗以咏寿为主,兼及庆贺。 首联:“玉历标人瑞,膺门鹗独先。”玉历:指农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灵隐寺的感慨与思索。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莫恨征途远 - 关键词: “征途” - 指旅途或旅行,“远” - 表示距离遥远。 - 注释:不要因路途遥远而感到遗憾。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坦然接受,没有因为路途的遥远而感到沮丧。 2. 题诗记独游 - 关键词: “题诗” - 写诗,“记” - 记录。 - 注释:在灵隐寺写下了关于独自游览的诗句。 - 赏析
【解析】 本句要注意“倚”字的书泻。 【答案】 译文:松树的枝叶如伞盖般环绕着清冽的声音,我倚在风中摇曳的木杖前沉思。我挥毫泼墨思考确当的议论,击打竹竿自得其乐。高飞的鸟儿在云彩之外翱翔,孤寂的亭子恰好靠近水流的岸边。幽静的居所经历了一夜的雨水,到处都流淌着潺湲的溪水。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以清雅脱俗的笔调勾勒出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图,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情怀。
【注释】 触目:所见。 涔涔:雨势小而急,如水滴下的样子。 清管:清脆的笛子声。 发:发出,响起。 【赏析】 西湖是杭州最有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诗人游览西湖后,在雨过天晴之后,乘船来到湖边,看到美丽的景色,于是即兴写下这首诗。 “触目成幽兴,诗吟十数篇。”诗人游赏西湖时,眼前所见到的一切美景都引起了他无限的兴致。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吟咏起诗来。“十数篇”指的就是他当时所作的许多诗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结合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最后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萧山口占”是诗的题目,点明此诗写于萧山县(今属浙江)时。题目一开头就点出了“萧山”的地名,这在古代诗词中并不少见,但往往只是点出地点而不涉及内容。而此诗则不然
【注】:倚杖、高杉韵细飔:倚靠在山边,手执拐杖。高杉韵细飔:高耸的树木发出飒飒的声音。 归舟:返回的小船。别浦:分开的水道。 黄猿领白儿:在树上鸣叫的鸟儿。黄猿:黄色的猿猴。领白儿:带领着白色的小鸟。 石桥:横跨在小溪上。岑渚:高峻的土丘。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作者通过描写山野中的景色和物候来表现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全篇以“咏”为主,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 首句“倚杖寒山暮”
【注释】 白莲园:在杭州西湖。园亭:即“亭园”。 塔影挂清汉:指塔的倒影映入澄清的湖水中。 钱样菊斑斑:形容菊花的颜色斑斓。 有水园林活:指有水的园林显得生机勃勃。 无风溪树闲:指没有风的溪边树木悠闲自在。 临流兴不尽,复自竹中还:站在溪边,兴致未尽,又回到竹林中。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览白莲园时。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首句描写了湖中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