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绍嵩
译文 在寺中回想新游的地方,江村在日暮时。 溪长石磊磊,天远草离离。 塔院关松雪,山泉满路歧。 那知岩下树,一一入吾诗。 注释 1. 忆游天衣:回忆起过去的旅行经历。 2. 寺忆新游处:在寺庙中回忆曾经游览的地点。 3. 江村日暮时:在江边的村落,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 4. 溪长石磊磊:溪流中的石头很长,形状不规则。 5. 天远草离离:天空显得遥远而草地分散开来。 6. 塔院关松雪
【注释】 1. 萧萧:形容风声或马叫声。 2. 茅屋万山中:意指张西叔的居所,在万山之中。 3. 杨柳萦桥绿:杨柳环绕着桥边呈现出绿色。 4. 秋梨绕地红:秋天的梨树环绕着大地展现出红色。 5. 登临虽未并:虽然还没有达到登高望远的境界。 6. 谈笑会当同:在交谈笑语中一定会和张西叔相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朋友张西叔时所写的一首赠别诗。首句“有客功名累”,直接点明友人因功名而烦恼
这首诗是王维的《酬张少府》,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意和情感。 1. 诗句释义及赏析: - “同粲湛二上人游北山”:与两位僧人一同游览北山。 - 注释:“粲”可能指的是张籍,“湛”可能是僧名。 -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个文人与僧侣共同游历自然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亲近。 - “二子依公子,南山度北山。”:两个儿子跟随主人在南北山上游玩。 - 注释:“公子”指主人或其子女。 -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意,最后对诗歌进行赏析。 本诗前两句写景。首句“万木已西风”写秋风已经来临,树木凋零,草木萧条;次句写秋色满目,群山连绵,千重景色一览无余。后三句是近景。第三句写岸边的秋草绿得发亮
【注释】 出郭:指走出城郭。西湖:即杭州的西湖,在今浙江省杭州市。 贪看:爱看。又行:又走。 园林:泛指园囿。青气:指花草树木散发的香气。 映竹:映照竹林。犬:指狗。吠:狗叫。 缘溪:沿溪而行。鹤:指仙鹤。自鸣:自己鸣叫。 慇勤:殷勤。天竺:山名。在浙江省杭州西面。泉石:指山中的泉源和岩石。惬:满足。幽情:深长的情意;闲适的心情。此诗描写了诗人游览杭州西湖时的所见所闻
【注释】: 落日放船好,长河水接天。 落日:落日的余晖映照在水上,水面泛出金波闪闪。 水接天:河水与天空相连,仿佛连为一体。 远林翻急吹,孤棹正悠然。 远林:远处的树林。翻:翻动、起伏。 急吹:急风吹动树木。 孤棹:孤单的船桨。 正悠然:非常悠闲自在。 风搅平云阵,波轻片雪连。 风搅:风将平静的云层掀起。 平云阵:平静的云朵排列成阵形。 片雪连:一片片雪花飘洒。 前村鸦噪断,极目仰联翩。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绿草闲深院,繁花的的开”是首联,点出时间是春天;“卷帘当白昼,辞洞恋青苔。”是颔联,描写了游人对幽居生活的向往;“燕掠平芜去,人从瀑布来”是颈联,表现了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林间清话久,杜宇一声催”尾句是尾联,表达了游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 绿草闲深院(绿树掩映的庭院),繁花正盛开(花儿盛开)。 卷帘当白昼,辞洞恋青苔。(白天卷起帘子,夜晚离开洞穴)
野步随吾意,无劳问是非。 注释:随意地散步,跟随我的心所想,无需去理会那些是是非非。 译文:随心所欲地漫步,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 赏析:诗人以“野步”为题,表达了自己追求内心自由、不受外界干扰的心境。首句直接点明了自己的心境,表示自己随意地漫步,不理会他人的是非议论。 风莺移树啭,江燕引雏飞。 注释:微风吹拂着,黄莺在树上欢快地歌唱;江边的燕子引导着雏燕飞翔。 译文:微风吹动
【注释】 游天竺:游览天竺山。天竺,即今浙江宁波鄞县东南的天童寺。重:重叠,多次。翛然适此心:翛然,超脱闲适的样子。适:适合。 路寻流水远:在山中行走,寻找着流水声远远传来的地方。 门闭野云深:家门紧闭,看不见外面的野云。 澹泞生真趣:在山水之间,心境变得淡静宁静。澹泞,淡泊宁静。 幽闲且自任:在幽静的环境中,心情随意自在地放松。 残阳应更好:夕阳西下,景色更佳。 蝉合伴清吟:知了鸣叫
【注释】自笑:自嘲。断在诗:指平生所写诗词,有如江河之断流。凫鹥(fú yī):水鸟名,此处借指水乡景致。容与:悠闲自得的样子。魂梦亦清奇:指梦中所见景物,都十分奇特、清奇。古调:指古代的诗歌。俗不乐:指世俗的人不喜欢。衰容镜:指年老之人的容颜。机心:指权谋之心。 【赏析】诗人自叹平生好作诗,但一生却未留下多少好作品;自己喜欢悠闲自在的生活,而世俗之人又常常不能理解他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