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昌
以下是对《颂古五十七首·其十》的逐句解释、译文、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1. 诗句释义:赤士才将画簸箕,乌鸡何事忽惊飞。自从题入新诗后,黄鹤楼前忘却归。 - 赤土(土壤)被用来描绘簸箕的形状,象征着质朴或简单。 - “乌鸡”指的是乌鸦,它的突然惊飞可能暗示着某种突发的变化或不安。 - 新诗可能意味着某种新的启示或感悟,使得诗人在黄鹤楼前忘记了归途。 2. 译文:赤土被用来描绘簸箕的形状
【注释】 大悲:佛教语,指佛的悲心。许多:多。如人夜摸枕子:比喻像夜晚摸到枕头一样,摸到了什么。许多手眼:指佛的很多眼睛和手来帮助自己。通身起来:全身起来。尽受奴驱婢使:完全被奴隶主驱使。君不见:你难道没有看到吗?认著牛迹里,失却大海水:看见像水牛足迹一样的脚印,却丢失了大海一样的佛法。转变未得时,依前有依倚:在转变还未得到的时候,依然依靠着某种东西。归去来:回到过去。拍天洪浪如浮埃:拍击天空
这首诗是《颂古五十七首》中的第16篇,全诗如下: ``` 天雷如鼓,云腾致雨。 雨霁云收,新月一钩。 至道无难,惟嫌拣择。 五年分疏太隔脉,东海鲤鱼多赤梢,南山大虫有白额。 ``` 翻译: 天空中响起雷声如同打鼓一样,云彩聚集起来形成雨水。 雨后云散,月亮高悬,只有一点弯弯的新月。 最深奥的道理并不难懂,只是人们常常在细微之处选择错误。 过去的时间太长,就像东海的鲤鱼长出了红色的尾巴
注释: 1. "无位真人,处处献新":这里描述了一种人的行为,他们四处献上新鲜的东西,没有固定的职位或者地位。 2. "拦胸扭住,不落主宾":这句话描述了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他不依附于任何一方,而是独立地行动,不成为任何人的附庸。 3. "乾屎橛,乾屎橛,三人证龟作个鳖":这是一首谜语诗,谜底是“干屎橛”,是一种粪便制成的物品,形状像龟壳一样。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人的行为和结果
【注释】 ①颂古:即咏物,以事物比喻人的品德。五十七首:指杜甫的《咏怀古迹》诗中的五十七篇,共五十七首,其中第五十六首是《题张氏隐居》,这首诗就是其中一篇。张氏,指张籍。 ②活中死(wú)眼:眼睛不灵活,指眼花。 ③作:用。 ④方寸(fāng chǐ):心,心口。方寸,心的中心部位。这里用作心字解。 ⑤移(yí):改变。 ⑥十方:四方上下无边无际的地方。独弄:自己玩弄。 ⑦巧拙不到处
【注释】 至道:最好的道理。万水千山:泛指重重困难。唯嫌:只嫌。拣择:挑剔、挑剔。鹄黑乌白:形容人有是非之心。护惜:爱护。不会:不懂得。全得力:完全得到利益。明白里头如放行:明白的道理就像放开的手,不加以拘束。腰金:腰里挂着金子。颂古:赞美古代的贤人、君子,以勉励自己。青青麦:指庄稼茂盛。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颂古来表明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首句“至道无难”点明了主题
注释:赵州(南宗)自己作,他自己承担后果,外面头头(如云门偃、百丈怀让)相救;就算他数目分明,也是私下里的路,走的是私路。 赏析:这首诗出自《颂古五十七首》,作者为南宋的僧人慧空。这首诗主要讲述了赵州从师学道的故事。赵州和尚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遇到了云门偃和尚,云门问他:“你从哪里来?”赵州回答说:“我来自东边。”云门又问:“你从哪条路上来的?”赵州说:“我从大道上来。”云门又说:“你的路在哪里
【注释】 1. 颂古:即《题佛寺壁》。 2. 水乳不分:比喻人浑然一体。 3. 菽麦难辨:比喻事物的界限不清,难以分辨。 4. 担带病深:比喻疾病缠身,痛苦不堪。 5. 改移功浅:比喻改变旧习,取得的效果很微薄。 6. 明见佛性:指清楚地认识佛性。 7. 浆水钱:指施舍的一点钱财。 8. 草鞋里:比喻微不足道的东西。 【赏析】: 此篇是一首咏佛的诗。全诗通过描写一个生病的人在佛寺中乞食的情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个字。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颂古五十七首其六(颂古五十七首):《颂古》是唐代诗人贯休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共有五十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2. 两头语:指诗歌中的两个关键性的表述或观点,通常是对主题的高度概括或精练的表达。 3. 未出泥水
诗句释义 - 得因失有:得到了失去,失去了又得到了。 - 是在非边:是和非的边界处。 - 根源未断:根本(或起源、本源)并未断绝。 - 枝派相连:树枝和枝条相互连接。 - 不言言:不直接说出来,通过行动表示。 - 转得身来难下载:转身离开变得难以追上或拦截。 - 一帆风过洞庭湖:一只船在洞庭湖上飘过。 - 对面须知已违背:从对面看时,已经违背了原来的意图。 注释解释 - “得因失有”